理工科2战跨考上岸人大金专致奋斗岁月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一、个人情况

一战选择了财金学院,但只考了+,政治70+,英语85+,经济类联考+,金融学综合+

二战选择了苏州国际学院,总分+,政治75+,英语90+,经济类联考+。金融学综合+

本科就读于南方某理工科,高中为理科生,本科有学过微积分和概率论,但没学过线性代数。英语方面,大学只考过四六级,六级+,英语基础尚可。逻辑是零基础,写作方面也没啥基础,高中语文一般。

二、关于择校

首先,我认为考研还是要选择比自己本科更好的学校,所以先圈定了清北复交人。其次,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两门专业课,也就是是选择考数三还是和选择的参考范围(有的的学校会考比较多的国际金融)。因为我本身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不是很重要。而数学主要是数三和的区别,因为大学课程只包括了微积分还概率论,所以为了降低数学的复习难度,我选择了。而在考的学校中,人大是最好也是最难的,但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到,而且人大比我本科学校层次会更高一些(在金融等商科)。而这一科目主要只涉及黄达《金融学》和罗斯《公司理财》前十九章,与其他学校相比考察的书比较少,我认为准备的广度相对较小(毕竟不怎么考国金),但是金融考察得相对较细,考察范围也更广(如一些事件的时间、地点等,或者一些古代与现代的对应),而公司理财这几年考察得越来越活,与实务联系越来越紧密(比如今年出现了股权收购后的锁定期之类的),但是公司理财的客观题还是延续了过往风格,就这方面而言,一定要熟悉真题,因为真的可能有原题或者类似的题出现,而对于计算题的变化,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只有把确定性掌握好,即之前考过的类型一定要掌握,这样能够拿到一个基本往上的分数。此外,如果学有余力,可以选择做一做其他与人大风格比较像的学校的真题(如贸大、中山和浙大之类的),可以用序列四。

三、失败经验总结

1.失败后的心路历程

当时,一战考完之后,我就感觉考得不怎么样,初试分数公布后,果然不出所料。其实,我在决定考人大金融专硕之前,就做好了二战的心理准备,因为毕竟是跨考,而且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出分后心里还是很难受(感觉这是自己学习上第一次明确的失败),也有了解一些可以调剂的院校,但我还是不愿意将就,我父母也支持我二战,因此,我最终选择了二战。在决定二战后,我并没有马上投入复习,因为我毕业实验要开了(因为考研的原因本身就推迟了),然后和朋友一起毕业旅行,把自己从考研这件事中抽离出来了,再看考研失败这件事,感觉好像也还好。在这段时间,我做的与考研相关的就是保持英语单词熟悉度和看黄达《金融学》。

2.失败原因分析

我一战最大的败笔就是金融学,因此决定二战后,我就在知乎或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1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