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庭长,她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审判一线坚守十年,扎根十年。无论是在书记员岗位,还是在审判岗位,她都始终做到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她就是我校民商法学院级校友贺毳。
贺毳校友简介
贺毳,湖南邵阳人,我校民商法学院级校友,年从西政毕业后,入职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现为综合审判庭庭长。获四川省广安市“十佳法官”、四川省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曾荣立个人三等功。推动法院与母校联系,建立法院实习基地;定期邀请母校老师到法院授课,培养后备人才。
用真心赢得百姓信赖
初到四川省华蓥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不熟悉的口音、不习惯的饮食习惯,都让她备感压力。
在开展调解工作时,为了化解矛盾,她常常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和当事人沟通。由于说着一口外地口音,时常被当事人抱怨听不懂,调解工作也大打折扣。贺毳心里特别着急,什么时候自己的家乡“母语”竟成了开展工作的最大阻碍?为解决与当事人交流存在的语言“瓶颈”,拉近自己和群众的距离,她开始努力学习四川话,大胆地和同事相互交流、学习,和群众打交道。三个月不到,她便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了。“作为法官、调解员,老百姓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学会和他们打交道,就没法做到公平公正处事。”贺毳说。
用真情办好每一个案件
年4月,贺毳审理的“餐厅顾客摔伤谁担责”案件荣获四川省法院“十佳庭审”。
为了办好该案,她反复和当事人沟通,释法说理,庭前仔细审核双方提交的证据,听取双方意见,在裁判文书网上查阅全市法院所有相似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类案比对。为了达到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她还特别邀请了四川省华蓥市部分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当庭对双方争议焦点进行点评并宣判。这充分展现了庭审实质化改革下的高效、透明、公正的庭审现场,获得了一致好评。
年4月,贺毳审理的“餐厅顾客摔伤谁担责”案件荣获四川省法院“十佳庭审”。
年,贺毳参与办理涉众涉稳的四类案件上百件,无一件案件带来负面影响。在工作中,她积极探索审判方法,针对民间借贷案件高利息、利转本、虚假诉讼突出的问题,推行当事人到庭如实陈述保证,获得了充分肯定和推广;她首创“到庭隔离式”询问模式,甄别了一大批虚假诉讼,移送公安机关,有效维护了司法秩序;她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定期挑选教育意义的案件在社区、乡村、院坝开展巡回审理,同步开展当庭评析、判后答疑、法治宣传等工作。年,她在杜家坪社区巡回审理的一起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专题报道。
用责任坚守疫情一线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3月,贺毳主动请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全力帮助社区开展入户摸排、蹲点防控等工作,累计排查登记余户人。
疫情期间,为确保防疫和办案两手抓两不误,她在法院首次使用远程开庭模式开展庭审,全力保障审判工作有序进行,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负责、守责、尽责,是贺毳面对这场疫情提交的完美答卷。
疫情期间首次利用线上模式开庭
用信念做好党建工作
近年来,贺毳先后被四川省广安中院记“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广安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广安市十佳法官”。
担任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第一支部书记期间,她积极寻找党建工作和司法工作的契合点,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建理论研究,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加强自身建设,牵头组织开展“走基层、进企业、访实情”活动、“五四”演讲比赛、建院纪念日晚会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党组织“细胞”的生机和活力。年,她所在的党支部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学讲话、学条例、迎大庆’活动先进党支部”。
用使命搭建交流桥梁
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法官的专业水平,贺毳积极与母校沟通联系,引入高校资源,搭建司法实践与理论的优势互补桥梁。她推动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与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高校大学生假期到基层法院实习、法院干警定期赴高校培训等机制。她定期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到四川省华蓥市人民法院授课、指导,帮助法院培养法律后备人才,提升法院的司法实务水平。
贺毳校友对西政充满了思念。她说:“我怀念在西政的大学四年。要靠‘有效公示’才能占到位置的图书馆外,一到秋天总有满地的银杏叶。美丽的毓秀湖旁,会传来朗读英文的声音。当孙鹏老师上民法课时,过道走廊总是挤满了人。我们寝室四人在一起聊天时,感觉怎么也聊不完。还有咱民商法学院级7班人,当年风华正茂,现如今在各个行业都已崭露头角。”
民商法学院级7班的合照(第二排右二为贺毳校友)
她想对师弟师妹们说:“刚要成熟,又要老去。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想世事无常。趁年轻,积累知识,增长本领,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更好地照顾家人和自己。”
推荐阅读
1.今天,让我说声谢谢你
2.追梦西政人
“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李嘉棋:年少有为、年少敢为!
素材来源:“广安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