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丨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828/4458139.html

前言

相比于上一篇经济法上岸师弟行文中浓厚的技术性和方法性,本篇更加突出了平时和喜怒哀乐,完整展现了二战后的心路历程。二战的考生不易,往往更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但是二战考生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对知识的熟练度,对考试理解的深度,当然最重要的是内心的一份淡定和从容。师妹在文末写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让笔者想起里面的一句话:“对于成长,年龄不是记号,责任才是标志,长大就是一种勇气与担当。成长是生命的延续、责任的延续”,与诸君共勉。

写在前面的话

1、经验贴仅为个人备考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每个人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均存在差异,师弟师妹们应考虑自己的情况理性看待他人的经验贴。

2、考研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考研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拼的就是一口气,往往歇几天心就散了,重新进入状态要花很久。

3、专业课越早背诵越好,或者至少要反复理解,不断深化,这样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法学专业课的背诵任务还是蛮重的。期末考试老师就算不划重点,通过上课也能大致揣摩出老师的出题方向,尽管考研也能通过真题和热点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点,但毕竟每年的答题风向都会发生变化,而且考研追求的是高分而非及格分,总体来说工程量还是蛮大的。

4、不要陷入自我感动,文科也一样,不是备考时间越长越好,方法和效率很重要。同样,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进度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在正式备考之前,一定要做一个全局的规划,过程中不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系二战考生,一战的成绩未达人大校线,二战比一战提高30分。其中,公共课成绩总分并没有提高(政治提高11分,英语退步11分),增长点全部在专业课上,理论法学提分28分,应用法学提分2分。

本人在校期间成绩一般,人大法学学硕理论法学的出题偏向考察同学们的思考和论述能力,学生的法学素养很重要,拘泥于教材的机械背诵并无法取得高分。本人大学期间虽然也曾参加法律诊所等活动,但偏向于实务,而且我不太爱看法学方面的书,并无较深的理论基础,因此一战时理论法学走了很大的弯路。

英语:裸考+过英语六级,但二战英语惨遭滑铁卢,只考了60+。

政治:高中是文科生,但是一战政治只考了65分,身边的理科朋友大都比我高。在相较一战投入时间更短的情况下,二战提高了11分。个人感觉政治最主要的是技巧的掌握,与文理科关系不大,关键还是看冲刺阶段的性价比。

所用资料个人推荐

总体时间规划

各科经验教训总结

01

法考

网上关于法考的经验贴已经很多,在此不做赘述,分享几个我觉得比较好的小方法和注意事项:

1、我个人喜欢法考视频和配套讲义挑一个看。如果我觉得该章比较简单,我会不看视频,简单过一遍讲义;如果比较难,我会在看完视频基础上再把配套讲义再看一遍。

2、看法考视频没有必要做笔记。最多就是在书上随时记上,没必要单独拿个笔记本去写,因为讲义已经梳理比较好了,更多是增补和勾画重点。

3、法考真题要好好研究,特别是民商综合大案例。主观题的时候其实我还是走了弯路,我几乎没有做过民商综合大案例,在考场上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一时无法适应这样的出题方式,法律关系也被我拆解得乱七八糟的,最后一道大题我也就答出三四问。考完真的觉得自己主观题要凉凉。

4、主观题要练习翻法条的速度,但我感觉这应对刑事诉讼法比较有效。该背的各学科重点知识还是要背一下,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同,不仅仅要求你做判断,还要求你说理,像民商综合大案例有几十个小问,靠翻法条根本来不及。

5、客观题过了的同学一定要在当年就去考主观题,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主观题弃考,最后选择二战还是得两手抓。并且,主观题的训练对专业课答题真的很有帮助,而且对报考人大的同学来讲,通过主观题真的不难,毕竟过法考只要求及格就可以。像我五十几分的民商综合大案例,估计也就能拿个十二三分,其他的大题我也有相应的失分,最后主观题的成绩是分,比我自己预估的高20分左右。

02

政治

政治我开始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到10月20号才正式开始,中间因为准备11月28日的法考主观题几乎有10天的时间没有碰过政治,其余时间段几乎保持每天1-2小时的学习时间。相比大多数同学,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时间还算是比较少的,不过最后的成果还可以。

1、关于选择题(选择题46分)

我直接跟的腿姐的技巧班,听了几节课后发现虽然课讲得很不错,但是课程太多了,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完所有的视频,而且腿姐的语速本来就很快,二倍速我跟不上。因此,听了几节课后,我在微博上找了博主做的技巧班笔记(反正肯定比我自己做得详细)。看完一章笔记,再看对应的《冲刺背诵手册》,再做一章题。我刷的题不多,除了笔记中的题,其他的我只做了题和肖八、肖四的题。

我个人的话会在每一章节前写上日期,然后隔1天、3天、5天、7天、14天把错过的题目再做一遍,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后面的冲刺班也是用的相同的方法。上考场的时候我还是蛮有信心的,虽然投入时间不多,但肖八、肖四我选择题的正确率基本维持在42分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几点要明确:(1)首先要明确刷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碰到原题,而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碰到原题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其实刷了这么多题,你就是碰上原题也只能感觉似曾相识而已,不掌握技巧单纯记题原来错之后照样错;(2)时政热点非常重要,12月份之后可以刷刷微博获取一些政治热点相关信息。

2、关于大题

我的大题只拿了30分,分数并不高,鉴于今年肖大大非常给力,我当时写大题时有如神助,还幻想过有没有可能政治突破80分,最终证明也确实是妄想了。不过也是正常,我后来分析了下,我政治只是稍微背了下肖四和徐涛的《考前预测必背20题》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题目,总结了一些答题模板便上战场了,尽管答题很顺,但对材料的解读还是不够深入,分析也不够清晰和成体系。但是对我来说,政治大题由30+向40+突破意味着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政治的投入和产出比率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用的“研小白”辅助背诵,感觉确实比自己单纯的背大题要来得高效一点。

我觉得对于政治这门科目,最重要的是保证选择题的正确率。并且,不应当将其定位为你的拉分科目,只要不要被别人拉分就好。除非对大题特别有把握,否则选择题的正确率应当保证在38分以上。

如果政治备考时间比较少的话,建议肖四足够。胆子再大一点的话,肖四前两套卷就足够。而且仔细分析的话,肖四中的有些题目适合做材料而非大题,对于这些题目可以适当放弃。时间多的话,可以背一下徐涛老师的《考研政治考前预测必背20题》(尤其是时政部分)。

关于政治的模拟练习,我是直接用的肖四的第一套卷,一方面第一套卷压中的可能性比较高,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自己背诵的一个检测。政治我建议至少模拟输出一次,找找答题的感觉。

03

英语

1、英语阅读保持手感非常重要

本人一战英语76分,二战65分,差点就没过英语院线(年人大法学硕士复试分数线英语65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二战时英语处于放养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阅读也只是凭借技巧选个答案,没有认真精读过。我甚至考前3个月没有做过英语阅读,没有背过单词,好想锤死当时的自己!

2、写作的练习非常重要

本人客观题部分错了14.5分,除了翻译翻得不好以外,写作分也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就是作文写得过于模板化以及相关的句式、词汇不够出彩。写作千万不能懒,一定要自己多练多修改形成自己的模板并且背得滚瓜烂熟。

3、心态非常重要

我还深深记得我第一篇阅读花了25分钟还没看懂的恐惧感和焦躁不安,但其实我第一篇阅读只错了一个,反而是当时为了赶进度匆忙完成的自认为比较简单的第二篇阅读错了三个。因此,当英语碰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答应我深呼吸,微笑,从容面对。

4、合理安排各个题型的时间。

前面讲到,我在阅读上花了大量时间,导致最后留给主观题(翻译+大小作文)只有30分钟,今年的翻译还特别难,整个人最后手忙脚乱,得分自然也不高。

5、不要痴迷于英语答题技巧

市面上有很多英语阅读技巧,确实对于答题有所帮助。但是,请注意,阅读技巧仅是锦上添花,平常踏实做题,分析真题比其他花里胡哨的强得多。

04

专业课

1、专业课想要一字一句背下来是不可能的,反正我花了两年也没有做到。应当刻意去培养自己的方法论意识,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总结适合该学科的答题模板,减轻自己的背诵负担。

2、专业课最重要的是框架,可以通过xmind等自己做框架笔记。反复理解框架并通过《练习题集》、真题的方式加以巩固,输出成为自己的东西。我的专业课纯背诵的话满打满算只背了两遍(一战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专业课上我基本没什么基础,也就不存在有老本的问题),但是通过前期教材的阅读与理解,ppt的回顾,框架的搭建和反复理解,练习题集和真题的多次巩固,我对专业课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背诵起来也比较省力。

3、整张卷子的模拟练习非常重要,模拟练习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你在短时间内去调动知识点并将其输出的能力。我一战的时候看到法理学的材料属于完全懵的状态,大脑里一片空白,回忆不起来任何知识点。一方面是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无法在短时间内去建立其与知识点的联系。另一方面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不够,没有在大脑中形成框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通过模拟去限定自己每个科目的答题时间,总结答题技巧。

4、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题应当有层次有逻辑,运用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形式让卷面更清晰。

5、可以通过法考的科目去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一战时专业课我基本上属于裸考,但我的应用法学成绩是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时同时准备了法考。我个人认为法考中的解决问题的这样一种思维对于应用法学的答题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刑法和知识产权法中的案例分析题型。并且,通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习一些套话和答题话术,对于法理学的答题是很有帮助的。

6、关于框架:有时间的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去整理框架,没有时间的可以直接去看讲义中整理好的框架。

7、利用好练习题集,特别是最新出版的练习题集。人大的练习题集与教材相配套,是由人大的老师编写,包含了他们所认为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从练习题集中去推测老师的出题方向,例如新出版的《经济法练习题集》便可体现出老师对总论知识的注重,果不其然,21年经济法真题中就出了一道关于总论的论述题。

8、关于热点:热点主要是指立法热点、执法热点、司法热点,热点是为了做一个有针对性的预测。在前期的打基础阶段,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并背诵了专业课,但这体量还是非常大的,热点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减轻我们后期背诵的压力。但热点本身直接被考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即使直接被考察,如果只是单纯的看过一两遍热点,也记不住,对答题的帮助只是微乎其微。我们应当通过对热点的检索,回归到对应的基础知识,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搜集热点: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xz/9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