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刊登在《人民政协报》上
?
努力办一所人民满意的魅力学校
------学习十九大报告有感
曾军良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特色鲜明、思想丰厚,内涵丰盈、登高望远、博大精深、气势磅礴、令人振奋,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通篇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通篇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拓了一系列“创新”,实现了一系列“不可能”,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及全世界的称赞。伟大的祖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党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是指引我们党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一位三十多年党龄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温暖与自豪!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它担负着传承人类精神文明、人文科学、实践经验,为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传授知识、修炼品德、启迪智慧,激发精气神、塑造真善美,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是提高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坚持和平,还是战胜贫困、改善环境,都要依靠教育培养有远大志向、能为人类造福的多元人才。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青少年都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期望。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不辱使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带领干部教师,坚守“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师价值观,办一所“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努力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未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办好现代教育,需要现代教师;成为现代教师,需要现代理念。未来社会发展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究竟需要怎样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与和谐?站在未来社会思考今天人才的培养,居远思近、居高临下,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的教育。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教育,认真学习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要努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效提升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现代人。
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极其饱满的工作状态,带领全体“北实”人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魅力教育,努力拼搏、激情挑战、创新发展,为把学校办成有品位、高质量的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奋斗!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最大命题。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教育理论。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德的传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文明、法纪教育。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厚;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创新变革,风云莫测,特别是文化多元,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一些腐朽的享乐文化也随之而来。学生正面临着这种复杂环境、价值选择的挑战,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难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坚持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要努力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教师有理想,教育才有希望;教师重师德,学生才能成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必须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用心做教育,努力攀高峰,教师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现代教师的独特情怀与崇高追求,要在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上尽心尽力、全力以赴。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细心、耐心、热心、贴心、舒心、诚心、进取心、决心去工作,教师要用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多样化、有兴趣的教育方式,助推每一个学生在起点上的自然成长、自己成长、自由成长、自觉成长,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魅力教育,努力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最好的未来奠基。
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要努力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年,遵照市区领导指示精神,我校在平谷承办四所学校,我担任原平谷六中、平谷二中、平谷四小、平谷七幼四所学校的法人。两年多来,我们带领全体干部师生不辞辛苦,团结拼搏、锐意改革、激情创新、努力挑战,以“勇于担当,善于超越”的“北实”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魅力教育之歌。四所薄弱学校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平谷区老百姓身边优质校,成为党和政府表彰的办学成果突出的先进校。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文化名校,于今拥有20位特教师的强大队伍,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使命,继续相应党的号召,一如既往地办好平谷四所学校,以只争朝夕、奉献挑战的精神,为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反思今日之教育,着眼人才之培养,系统思考之探究,创新超越之追求,当下的最好的教育需要: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孩子“自然成长”;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孩子“自己成长”;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孩子“自由成长”;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孩子“自觉成长”。积极开展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教育改革实验,努力探寻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律,揭示当代童年、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建立十五年一体化整合课程,打通各学段的壁垒,努力探寻适合孩子发展最好的教育,创建魅力教育,打造普适品牌,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普适样板。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奠基工程。魅力教育须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突出“为了一切学生”,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差异发展”促进“过程公平”,突出“一切为了学生”,提供适合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各尽其能”促进“结果公平”,突出“为了学生一切”,提供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应成为教育者的天职。无论孩子学业基础怎样,来自哪里,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一律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让孩子在生命的起步阶段,充分感受到公平带来的愉悦,也为孩子们走向社会埋下公平、正义的种子。
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好的教育。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教师如何引路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条引路方向: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们将创新开展做“四有教师”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提升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我们将全面开展做“四种引路人”的践行活动,在践行中教育自我、唤醒自我、超越自我、强大自我。用现代教师的品行、精神、境界、能力、使命,把每一个孩子培养造就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习总书记说: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不断攀登创新高峰。他要求各级领导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充满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信任和期望。他的讲话为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现代教师不能只是半桶水,也不能只是一桶水,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教师要加强政治学习、专业学习、文化学习,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阅读中丰厚自己的思想,在学习中升华自己的灵魂,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教书育人中锤炼自己的品德,在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华民族快速前进的号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全体“北实”人必须满怀信心、激情工作、凝心聚力、智慧创造,发扬“勇于担当,善于超越”的精神,为创办一所人民满意的魅力学校而努力奋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