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武,男,汉族,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日本新潟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务委员、机关党组成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履历编辑
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年8月被免去)。
任免信息编辑
年8月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免去韩晓武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人大北京团编辑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北京团共有55名代表,这是历史上规模第三小的北京团。
北京是中央机关办公所在地,职务最高的代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其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等均为北京团的代表。
专题询问编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说,专题询问虽然属于询问的范畴,但与一般的询问不同,其主题更鲜明、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具实质性。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及相关工作机构事前都进行针对性调研,国务院的有关工作报告也在会前印发给常委会委员,为专题询问做好充分准备,不少委员在会前就认真准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
了询问问题。委员们询问的都是相关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有利于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推进工作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是专题询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使专题询问既达到了监督的目的,又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有力地增强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应该说,专题询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程序规则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理论研究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创新、不断地丰富发展。总之,专题询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蕴涵的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在未来人大监督工作中必将会发挥出更大的独特作用。人大之“问”,值得期待!
法学学专业
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怎么样
学科类别
一级分类:法学
二级分类:法学类
专业代码: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01专业基本信息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学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大类,也是中国大学的十大学科体系之一,包括法学、政治学、公安学、社会学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开设知名院校(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
主要课程:0就业发展路径律师(示例)
工作内容:
担任法律顾问;
担任诉讼代理人;
担任刑事辩护人;
担任非诉讼代理,参与调解和仲裁;
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任职要求:(证书资格)
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被授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律师业务时必须有当事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不允许越权或滥用权利;
能够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适应能力强;
熟悉企业合资、收购、商务谈判、合同审核等相关法律问题;
具有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思维严谨、做事认真、能承受很强的工作压力
法务(示例)
工作内容:
合同类业务:拟定/送审/修改通知→当事人沟通(合同目的、合同背景及要求)→合同拟定/审查/修改(目的性、完整性、明确性、合法性、风险程度等方面)→提交成果----反馈(范本化/相关问题处理)。
咨询请求→搜索信息(咨询对象、事件背景、当事人要求)→准备答复(方式选择、内容整理)→答复----反馈(形成建议/意见)
建议、意见类业务:自主观察/信息收集/反馈→思考(性质划分、如何应对)→作出建议/提出意见(法律/管理角度)----反馈(制度化/移交其他部门)。
争议处理/诉讼辅助类业务:部门反馈/公司指令→根据法律要求/律师工作指令收集整理材料→提供证据材料支持/法律支持→参与具体过程→结案/争议进展动态报告----反馈(规范化措施建议/预防意见)。
任职要求:(证书资格)
法务专员需要具备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一般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有法律方面工作经验,精通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相关企业法律事务;
具备企业管理、财务等综合知识和管理经验、熟练掌握公司法、合同法、专利等法律知识;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分析及应变能力和文字功底;
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律师执业证者优先。
4、本专业就业经验总结及分享(捷径、坑、成长建议)
这里给法学业同学们提出建议:
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但律师、法律顾问等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法学的就业前景,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人生态度,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法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的。这本不存在什么难易,好坏,只要你喜欢,努力了,法学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发展通路:
专业通路:律师助理、律师,法律顾问
管理通路:法务专员、法务经理、法务主管、法务、法务助理、法务总监
横向通路:公证员助理,合同管理,书记员、公证员
03专业深造路径分析
1、考研可选专业(名称与院校专业设置有关)
法律(非法学)
经济法学
法学理论
刑法学
、学校排名及选择(前0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复旦大学
苏州大学
3、考研建议(该考还是不该考)
给考法学研究生的同学几点建议:
这些是大部分考法学学硕专业的小伙伴会报考的那一类专业,一级学科为()法学,下面包含9个二级学科专业,分别是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当然还有一些诸如监察法学、网络法学的自设专业。
在上面九个二级学科中,难考但好就业的专业有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这类专业的特点是报考人数很多、专业课难度较大,但就业面很广;除此之外性价比比较高的是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这类专业学校一般招生不是特别多,报考人数相比之下也少一些,考研的竞争压力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民商法学、刑法学这类专业小一点点,但就业面也要相对窄一点。
我们今天讲到的这几个专业和之前讲的法律硕士不同,它不是统一命题,而是每个开设该类专业的学校自命题,倾向于本科是法学专业的小伙伴报考,当然本科不是学法学的小伙伴也是可以报考的,只是专业课可能会比较吃力。
一般招生人数比较少,对大家的基础要求很高;另外作为学硕,当然是考英语一的。
读法学专业的同学有一个绕不过的槛就是司法考试,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司考是入职法律相关工作的必备条件,但考研又是提升学历或者是进入法学名校的重要途径,总的来说两者都很重要。
有的人说可以先考研,考上之后马上再准备司考,一次过即时拿证的话也不会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实习;喵姐姐的看法是如果在同一年确实不能兼顾,还是选择先司考比较好,考研风险很大,辛苦准备一年落榜的小伙伴也不少,但司考是一定要考过的,不管是考研成功还是失败,司考都关系到找工作这一头等大事。但学法学的小伙伴应该都比较清楚那就是这两个考试的时间很接近,如果需要在同一年参考,很难规划好自己的备考节奏,必定有一个轻重缓急和有所取舍。
有的人说可以先考研,考上之后马上再准备司考,一次过即时拿证的话也不会影响到研究生阶段的实习;如果在同一年确实不能兼顾,还是选择先司考比较好,考研风险很大,辛苦准备一年落榜的小伙伴也不少,但司考是一定要考过的,不管是考研成功还是失败,司考都关系到找工作这一头等大事。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建议,具体还是要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当然如果能兼顾那就最好了。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高校、专业或报考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