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这是哪儿?
那片长得像喵星人的吐司遮住的地方,是一块破旧的木牌。
按照我一贯不按常理出牌的尿性,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德州电锯杀人狂/恐怖蜡像馆/寂静岭的拍摄地。
你错了。
我把吐司吃了给你看原图:
蛤?九寨沟?
没错,这就是80年代的九寨沟大门。
网友龙门山人:
这是大门,穿过旁边的小木桥就进九寨沟了。现在想来,这木牌是段位很高的文物了。网友Kemmi:83年去的,好像就是这样子。只拍了一些黑白照片,彩照太奢侈了。而这是今天的九寨沟大门:
那时候的九寨沟售票处是这样的:
86年,九寨沟的门票只要2元一张,
这是现在的售票大厅:
而如今,在旺季,
也就是每年的4月1日到11月15日,
票价是元。
现在我们进沟看看。
好像除了照片的颜色稍稍褪去之外,
九寨沟的风景和前几天地震前相差无几。
80年代的诺日朗瀑布。
照片显示当时还没有栈道,仅有乡间小路。
远眺诺日朗瀑布。
前几天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
水量和80年代相比并无减少,足见九寨沟环保做得很好。
80年代的长海,
前几天地震前的长海,姿色有增无减。
80年代的五花海,
前几天的五花海。
80年代的芦苇海,那时还被称为芦花海。
前几天的芦苇海。
80年代,一群美院学生在九寨沟写生,
背后景点是九寨沟的磨坊,
也是老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主要取景地。
现在的磨坊,美得像一幅油画。
30多年来,九寨沟依旧貌美,
真是不老神话,冻龄美人。
那么九寨沟有什么保养秘诀呢?
其实,这样美的九寨沟,曾经差一点就消失不见了。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九寨沟中设置了两个林场,大量伐木。据当时的林场工人回忆,「有些地方的集材道,不仅没有树木,就连草和土都被刮下来,一槽一槽的,就像人体上带血的伤痕。」
伐木直到70年代末才停止,这样九寨沟的植被才得以保护下来。按照当时的速度,再多砍伐三年,许多原始森林就将不复存在。90年代初申遗成功之后,按照自然遗产公约对九寨沟进行了严格的保护,这样才有了今天你看到的美丽的九寨沟。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0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时间,
足够我们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
以为还有很多机会,
足够让我们与相爱的人耳鬓厮磨。
我们不懂得珍惜周遭美好的事物,
以及身边美好的人,
忘记了人生易变,
世事无常。
一场大地震,
这个几乎人人知晓的景点,
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
视频来源:
华西都市报泪目!
九寨沟地震前后对比
昔日美景如今变得伤痕累累
九寨沟的美,
就是天堂遗落在人间的美。蓝天下的山郁郁葱葱,绿得透彻;山间的水清清醇醇,让人心醉神迷。
如今
九寨沟遭遇罕见大地震
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
九寨沟景区从8月9日起停止接待游客
具体接待游客时间另行通告
愿九寨美景常在,
翠海水不惊,
彩林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