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的国家线,不出意料的普遍上涨
普遍涨5~15分,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吧
考研被称为神仙打架
首先我也是考研,结果是炮灰
在国家线出来之前,各自主划线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已经是高的令人颤栗
中国人民大学复试线
这只是校线,不同的学院还会定自己的院线,比如经济学的院线实际是+,不同的学院基本在院线的基础上再提10分以上
拿工学的英语分数线来看
考研人应该知道,今年英语一的难度可以说是比前三年高了一个台阶,而英语的国家线却没有因为难度上涨降低,工学的反而升了5分!
大多数跨考者的选择,竞争最大的,金融类的
人大金融专硕复试线,南开大学金融专硕分排名50,复旦大学金融分排到70左右,浙江大学金融专硕分以上排到名之后。
那也就是说有些考名校热门专业的,考到了分也可能没有学上,因为整体分数高
国家线代表着教育稳定,而今年的全面上涨,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以后的趋势基本不会再降。
国家线上涨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
1.考研人数越来越多
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万人!
而招收人数只有72万,其中还包括保研人数,那也就是二百多万人都会沦为炮灰。基数大竞争自然强烈。考研报名人数预计一定会突破三百万。
这个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历来提升自己,社会群体的平均知识水平在上升也确实是一件好事
2.二战人或者N战人数原来越多
我在学校图书馆里复习坐了半年,有时候也会和座位周围眼熟的人聊天。一个聊的比较多女生和我说她是二战的我才知道,并且她说这个图书馆里面现在坐的大概有一半都是二战的,我当时听了很惊讶。
后来出分数之后看见微博上晒高分的人数也确实大多数都是二战的,大多数二战的人比一战投入时间多,战斗力肯定也足。所以分数上竞争自然更大。
我不二战的原因我也写过了…
3.评定标准要客观
像高考一样,初试的分数就是王道,这么多人考研总得有一个初步筛选的标准,分数定的肯定是符合大趋势的。学校也要保证教育资源能真正分配到认真且需要的人身上。
最后想对要考研的说,我想说事实就是这样,困难到底有多大别人说了都不准,只有你试过才能知道。你的努力付出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的,如果不行只能说总有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还想说的就是成年人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比如择校的问题。
总之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