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中考已然拉开大幕,考试(文化课)时间为6月24日至6月26日。
在这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竞争中,一些重点中学以其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领先的名校升学率为万众瞩目。其中,人大附中可称得上是名列前茅。
6月23日,北京高考文理科最高分出炉。据悉,理科最高分花落人大附中,刘浩宇高考总分分。再以年高考成绩为例,北京市理科分以上共3人,人大附中占2名;理科前10名中,人大附中有5位同学上榜。其实力可见一斑。
刘浩宇(右2)出考场的那一刻,图片来源:新京报
这样一所学校自然是众多学子、家长心中的中考目标。特别是人大附中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紧紧地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同学才能进入这所名校呢?说得明白一点,你知道人大附中的录取分数线是如何产生的吗?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人大附中资深教师曹葵和高一新生薛依柯,为您揭晓人大附中录取分数线背后的故事。
01来自考生的需求
作为人大附中的高一新生,依柯入学之后和同学们逐渐熟识,开始了愉快的学习生活。最初的几天里,同学们自然互相打听中考分数。依柯这时才发现,就是在这个普通班中,同学们也分数极高,包括几个区县的状元、榜眼、探花;还个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不能不让人叹服。
看着这些能人,依柯产生疑问:人大附中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决定的呢?是由校长决定的还是由教育局决定的?在此我们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从海淀区年中考分数段(见表2-1)着手做个简单的分析(见图2-1)。
假定年人大附中在海淀区招生计划录取人,总数量是固定的,相当于市场中的卖家;考生依据志愿和考分的高低被录取,相当于市场中的买家,谁出价高,卖家就会卖给谁,只不过出的不是钱而是分数,正所谓价高者得。
最高分分,如果他没有报人大附中,则表示他虽然有能力买,但是却不愿意买,于是买卖不能成交——不会被录取;可能还有一个同学报了人大附中,但是只考了分,相当于他愿意买,但是出价太低,也不能成交——没有被录取。
而依柯考了分,并且报了人大附中,则说明依柯既有能力买同时又愿意买,这才是真实的需求,才能成交——依柯被录取。
所以说,需求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某一种商品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愿意并且又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02
“招考市场”
此外,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只报考一个志愿,以防万一发挥失常就会无学可上的情况,而且有的同学还会有意识报高一点,希望如果发挥超常,就能够被更好的学校录取。将志愿填满的也大有人在,这样将会有上万人的中考生构成了数万个出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招考市场”。
年部分名校中招录取分数线如表2-2所示。那么,为什么人大附中的录取分数线最高呢?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可以认为它提供的产品、服务和氛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因此在这个中招市场上,最能得到青睐,都愿意出高价来“购买”。
总结一下,我们这里讲的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它表现为一定的商品数量,对于需求的定义有三个要点:
一是需求是瞬间的,它强调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的需求,过时不候;
二是需求是指一种商品在各种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是一个数量和一种价格;
三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相结合才是有效需求,空想可不是需求。
03
供给方的考量
在暑假高校招生期间,依柯也注意到,有些高校为了抢生源会对优秀的考生做成各种承诺。比如说,承诺只要在分数线以上就确保录取并给予一定的特殊待遇。依柯不禁想问,为什么在不知道自己学校录取线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承诺?
其实这就相当于在市场中,卖家在怂恿买家出价,越多的买家出价,并且出高价的越多,自己才能卖个好价钱。
对于高招来说,招生计划是确定的,也就是卖家的数量是确定的,是必须卖出去的,如果出价的少,出的价低,必然就会导致“成交价格”——录取线下降,而对于名校来说,录取线是证明自己的重要标志,录取线的下降就意味着学校身价的下降、竞争能力的下降,会导致今后录取线的继续下降,与同档次名校的竞争就落后了。
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人大附中相当于卖家,在经济学上又叫做供给方,它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招生的规模就相当于市场中供应商品的数量。
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多都愿意到人大附中学习,然而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愿意进入人大附中的考生的意愿。
即使有能力无限地扩大招生规模,必然会出现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的现象(见图2-2),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就会下降,这样反过来就会损害到人大附中的形象,不利于学校长久发展。因此每年招生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很多国际知名品牌经常采用限量的营销方式也是为了维护品牌形象。
如果拓展到商品市场,供给是厂商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供给的定义要求供给是有效的供给,只有供给的欲望而没有可以供给的商品不是供给。
以高校招生为例,如果高校发现今年某地区报考的人数少,分数低,则采取压缩录取计划的方法控制录取分数线,那么压缩掉的招生指标就是无效供给,也就是商品说卖但是最后又不卖了。今年富余的指标也不会推后到明年,但是可能会转移到其他省份。
04
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实影响录取分数线的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当年试题的难度。如果今年的试题比较难,大家的平均分数就会下降,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会出现整体下降的现象(见图2-3)。
这种现象在商品市场中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在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失去工作,大家都没有钱,于是物价下降,这不是一两个企业能左右的。而在-年,世界性的物价上涨刚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当时全世界什么都涨价,粮价、油价、金价、煤价……
当然,商品市场中价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后面我们还要继续讨论。
(本文内容源自《依柯的经济学故事》,编者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前提下进行编辑)
END
曹葵老师编写的《依柯的经济学故事》现已出版上市。
曹葵,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人大附中教师,自年起至今在人大附中开设“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生活中的金融”等系列经济学选修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10余年来共有近千名人大附中学子在他的课堂上接受了“经济学原理”的启蒙教育。
本书以一个人大附中高一新生薛依柯(谐音“学Econ”)的视角,将经济学基本常识渗透到她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旅游、考试经历中,使得经济学的概念不再是一个个枯燥的定义与模型,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发生在中学生周围的故事。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通俗易懂,即使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中学生和普通读者也能读懂。本书有趣、生动、幽默、友好,对于中学生和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品质的经济学通俗读物。
本书部分目录如下:
·为什么一些韩国明星往中国发展?
·人大附中的录取分数线是如何产生的?
·都是免费惹的祸
·医院门口的商贩为什么经常缺斤短两
·食堂菜价上涨了!
·菜价会一直上涨吗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