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回忆录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

「文末有视频版链接」

我是届考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初试成绩分。这个视频里讲到的内容不一定具有普遍适用性,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情况和境遇、目标和任务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以下内容仅作为一个参考,不建议全盘仿照。本篇视频将针对以下十个问题来讲。

1.要不要考研?(跨专业考研)

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考研的,有很多理科工科专业的同学,读研三年不如三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对于考研这件事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把握,不要随大流。我身边有很多同学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了,而且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想提升学历、拿到一个更高的文凭,或者想暂时逃离残酷的就业市场,再或者你有一个做学术、做科研的心思,你都可以试一下。

我很早之前就决心要做学术,所以读研对我来说是必然的选择。而且目前就业环境十分残酷,大学校园反而要闲暇、淳朴一些,嗯,读书至少是干净的、简单的。

因为我是本专业考生,而且本科的成绩一直都不错,所以我也并不了解“跨专业考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询问之前上岸的学长学姐,或者去B站、知乎搜索相关的词条。

2.如何择校?

如果你实力足够强的话,应该要选那种双一流学校,比如一个一流的一流专业。

但是如果考研只是为了求一个学历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以学校为主,毕竟这个学校的名气大;如果你是要做学术的话,那就要以专业为主,因为专业强一般意味着老师强,有的时候一个很强的导师能够让你快速进入专业领域,并给你提供很多机会,成长得很快。

有个大致的方向之后你就可以根据一些数据来衡量了,外部因素如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气候、生活习惯,内部因素如这个学校的招生数量、报录比、历年分数线,以及它的考题类型和复习范围,这个可以去研招网搜索。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因为现在很多学校是大类招生,无疑给跨考生增加了难度,所以报考的时候需要谨慎一些。

3.需要准备多长时间来复习?

我觉得好好复习的话,10个月的时间足够了,专业课的知识就那么多、经典的考题就那么几个,政治和英语只要跟着节奏好好复习,差距都不会很大。

而且我在本科期间做了大量的专业课复习笔记,所以我的复习会小很多。

我大概是从2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的,那个时候是有保研和考研两手准备的,一方面要准备暑假的推免夏令营,另一方面也在准备如果保研失败的应对策略。因此我把时间大致分为了三段,并对每一段进行了任务限定,明确了每一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我的计划分为了阶段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

七月份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推免夏令营,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人大对我sayno了。之后就决定了考研,然后制定了新一阶段的计划。我把复杂的周计划改成了简单的日计划,并制定了各科的分数。我参考了去年的录取分数,去年招生数量为3人,最高分,所以我至少要考到+才会有把握进复试,所以我按照这个要求制定了每一科的目标。

在我看来,如果要拿到一个好的分数,公共课总分必须要拿到分的(即便后来我也没有拿到),这是准入门槛;两门专业课每科至少要拿到+的分数,这是专业能力。因此,后期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来准备专业课复习。

4.公共课的复习建议?

公共课的复习我自认为是没有资格讲的,因为我对两门公共课的复习开始的比较晚,大概从九月份才正式开始,而且最后两门公共课的得分也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建议大家自行参考知乎、B站以及其他个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gm/9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