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如果选定考研,那就不留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

中国人民大学

考研经验分享

写在前面

前些天和一个兄弟喝酒的时候他说: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初试成绩很差那怎么办,对得起你辛苦的付出吗?

我想起来了去年的NBA,青年军太阳队在当家球星德文布克的率领下复赛8战全胜,但却倒在了季后赛的门槛前,疫情之年规则变化,纵使布克场场血拼,也没能把太阳带进季后赛,当时全网一片惋惜,网友份份表示心疼布克,然而在我看来,为了梦想,信念坚定,血战到底,把握自己能掌握的东西,剩下的留给天意,这不正是一个真实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人最可爱的样子吗?所以22的学弟学妹门,不论结果如何,过程中都请全力以赴,这样即使大事未成,也一定能够问心无愧。

本科背景

某(数学专业较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加权成绩:87.40,外语能力:CET-6:(只考了一次),专业能力应该说还算可以,拿过三次奖学金,水过两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都获了奖(省二省三),但是因为就业等一些原因毕了业才选择考的研究生,所以也忘得差不多了。

初试成绩

考研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初试成绩:总分。政治78,英语一66,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关于择校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敲定考人大,而是心水一批学校,慢慢比较慢慢删除一些不合适的学校,到6、7月份的时候,基本确定要在南开、人大、西交、同济四选一了,到10月份报名的时候,用真题测了测自己的水平,敲定了人大,原因有三,其一人大是我一直比较想去的学校,虽然数学专业不很强,但是人大的金融、经济学很强,数学学院很多老师都是这个方向,我很感兴趣。其二中国人民大学号称国家干部的摇篮,未来如果想考选调生的话,应该有一些优势。其三是,经过多次测试,我发现我做过难的题的能力有限,反而中档题或者一般题几乎不丢分,所以选择了题目相对简单都是分数线明显高的中国人大(在此感谢扬哥,记得那个时候好像有一个活动是做真题,扬树林里的学长学姐给批改,我当时做了好多,哈工大的数分应该还获得了第一(分),测试了自己水平的同时还挣了80块钱,哈哈),在此还是建议22的同学目前不要太操心择校(考北航、复旦、山大等非数分高代的学校例外),安心备考,等到10月份报名的时候再考虑也不迟。

时间安排

3-6月疫情在家,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数分,下午两点半到六点高代,其余放野羊了。

7-11月,早上六点五十起床背单词,七点半左右出门吃早餐到自习室,八点到十二点数分(很多时候会多挤20分钟什么的),之后吃饭回家,下午一点睡午觉,两点左右出发再去自习室,两点二十到六点高代,六点到七点吃饭,休息,晚上七点到九点四十英语和政治(有时候会拖一下到十点多)

考前15天:早上七点半到十二点待在家背英语单词、作文和政治大题,吃饭午休后下午两点到六点数分高代,七点到十点政治选择题和英语阅读。

专业课备考

资料书

数分:李傅山、陈守信、华师大课本。

高代:王利广,扬哥讲义,李志慧蓝皮、复旦白皮、复旦大学高代课本、北大高代课本(课本几乎是掺杂着看,各看了几章)

我因为是毕了业才考,加上开始复习早所以看得书多一些,22的同学如果考人大没必要看这么多,数分推荐李傅山和华师大课本,高代推荐王利广和扬哥讲义、北大课本就够了,如果学校题偏难可以高代加一本复旦白皮。

关于专业课,我认为课本是关键,尤其对于数分,我特别喜欢华师大的课本,内容简明,可读性强,习题经典,华师大的习题一定要多做,第一遍过课本务必一道一道过,复习到后期也要回顾课本,我是在十二月底又创新写了一遍华师大的课后题,其中计算题算一半,错一罚一(练习准确度),定理题全部过(比较显然的就脑子里证明一下)。华师大的课本从我本科到考研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直到翻烂了用胶布粘住,希望学弟学妹务必注重课本。

怎么用习题集呢?我是不看答案,例题习题全自己过,而且要落实到纸张上,证明过程力求严谨,第一遍,第二遍都是如此(因为我过完第一遍回来看发现前面好多题还是不会...),这一段还要标注好自己觉得重要或者经常在错的题目,后面冲刺阶段再过的时候适量算一些计算题,重点看标注过的题目。注意:如果你看过两本及以上的习题集,务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gm/11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