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人大法学院法学硕士考研复试经验之

王邹鹏

17级法学硕士

刑法专业

考场内的信息(刑法专业)

人大复试的考核模式,是“笔试+面试”的方式,其中,笔试、面试之中又各自包括专业课考核和外语考核,具体如下:

01

专业课和外语笔试

3.10日上午

这一部分重点考察考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是否具备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科基础,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1.专业课与英语的笔试放在同一个上午考核,开考后,先发专业课试卷,两个半小时之后就会将专业课试卷收回,同时发放英语试卷,这之间会有5分钟的间隔时间,不用担心回收专业课试卷和发放英语试卷会占用答题的时间。

专业课笔试题型多变,17年刑法复试的题型是“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的模式,考察内容没有过深的涉及理论前沿,根据本科学习积累以及司法考试的训练,还是可以回答出一定的知识点的,多少就看个人修为了。笔者个人觉得,出题人比较喜欢用现实的司法解释出题,考察考生阅读法条、解释法条、发掘法条背后之刑法立意、对该立意进行评价扬抑的素养。往年复试的具体例题,考生可以找来训练一下思路。如果想要准备,除开平时的日积月累,考前将当年的司法考试讲义拿出来迅速浏览一些理论展示问题也是有效果的。当然,将教研室老师甚至别的学校的大牛近年来的论文都看一遍,对于知识水平增长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分数转化率难以保证(看刑法学术论文,急功近利效果并不大),且有耗时之嫌。至于猜题押题,可以一试,但不可孤注一掷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2.英语笔试是整个复试工程的一个极点(极低点),因为这是唯一的一门纯客观题,对错立判,其他科目的评分者基于种种考虑普遍不会给挂,但英语笔试没有主观送同情分的余地,一旦不及格就功亏一篑,谁也改变不了。所以,英语答题一定要分配好时间(外语水平难以速增,但是答题技巧却可以),尽己所能的把所有的题目都答完,共有六篇阅读,一篇9-10分钟左右,做完一篇就誊抄一篇的答案,切勿拖时或者回头更改。英文材料一般是从别处摘来的,难度普遍等于或高于初试阅读,但难度高的文章一般选项分数是1分,低于简单文章选项的2分。所以,保证简单的题目少错甚至不错,难的题目尽力即可。因为不确定阅读难度是否呈递进式增长,所以很有可能第一篇或者前几篇中就有较难的文章。无论怎样,每篇文章时间都在9分钟左右,只可少不可多。考场时间管控的重要性,想必答过初试专业课的考生应该深有体会。

3.这里给一个小建议:鉴于距初试已两月有余,并非所有考生都天天保持实战状态,建议上考场前再次花时间模拟一下,熟悉一下连续两个多小时书写汉字的生理压力9分钟一篇英文阅读的心理压力。

02

英文面试

3.11日上午

英文面试是一个形式简单固定、内容复杂广阔的考核,预测18年的考核流程较之于17年应不会有大的改变,简要总结如下:

1.首先是分组,这是学院事先统一弄好的。各个专业的同学被放到一起分成三人一组的小组若干,每个小组的三个同学会同时同地同题的接受英语老师的面试。英语分组可能在早上学生去候考教室时就已经呈现在投影仪上,也可能需要考生自己去教室外的签到处那里去问志愿服务的师兄师姐,具体流程看当年安排。在知道自己的组员和自己小组的面试顺位之后,小组成员需要抓紧时间进行内部接洽,明确各自的口语熟练程度,约定好由最熟练的人在自由讨论的时候对于即将出错或冷场的组员予以帮助。

2.在进入考试教室之后,记录的师兄师姐会先让三人抽签,签面有A、B、C三种。最熟练的人担任角色A是最合适的,因为A是发起团队讨论和最先接受老师单独提问的人,这个身份可以充分发挥口语熟练之考生的优势,也可以给B和C留有一些时间来准备思路。(如果能够选择,建议口语最熟练者选A)可以说:最熟练者选A,是一个利人利己的选择。

3.考核的第一步,一般不是自我介绍(大概是老师不想面试现场成为背诵大会)。A会代表小组在众多的信封中抽出一个,信封中的三份相同的材料上印着团队讨论的话题。这个时候,英语老师(一般是两位,但是主面的是其中一个)会先让三位学生根据身份依次阅读材料上的段落(材料上会标柱三段分别让A、B、C三个人依次阅读),以此来考核考生的发音。材料话题很宽泛,多是社会上的一些常见且热议的问题,例如笔者复试年份所知悉存在的材料话题有: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同性恋合法化等等。笔者谨以为:18年复试,英语面试的话题与法律有关的可能性仍不大,更有可能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前沿话题。

4.三位考生都读完后,主面老师会让学生们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一般是A、B、C三个人依顺序前后发言3-4轮即可,具体轮数看当时面试的情况。这个过程比较的自由、比较的有可调控性,小组成员在进入教室之前可以先商量一下“暗号”之类的,一旦前一个考生说到了这样的“暗号”,下一个考生就要很自然的接上去,让整个讨论起码在形式上显得比较顺畅。

5.小组内自由讨论之后,主面导师会依次问A、B、C三人一些问题,问题多是自由基础的,例如:家乡在哪、家乡有什么特色、本科在哪就读的、本科就读的地方有什么特色、报考的什么专业、对刚刚小组聊的话题有什么别的看法等等。

6.主面老师问完每个人问题之后,基本上英语面试就应该结束了,这个时候可以向面试的老师和记录员师兄师姐问候一下,表达一下谢意。

03

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

3.11日下午

专业课面试与综合素质面试同时同地同导师进行,采用考生当场抽签回答问题的形式。专业课面试,即是面试组导师通过考察考生对于特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对考生的专业水平进行评分的问答;综合素质面试,即是面试组导师通过考察考生其他指标以全面了解考生专业之外各项信息的一个对谈。

1.根据往年经验,刑法教研室一般会有两组面试老师,一组共5位面试老师,坐在最中间的是主面导师(通常也是五位老师中最有打分话语权的一位,不过该老师也有可能基于谦虚礼让让别的老师负责个别具体考生的主要面试工作),他会引导考生回答面试的主要问题并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简要记录。

2.大致流程如下:

(1)一般情况下,是考生先进入面试教室(进教室关上门考生可以先向导师和做记录的师兄师姐问声好,显礼貌且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这个时候主面老师会让考生做到自己的对面。

(2)考生坐定后老师会让考生做一个简单的约2-3分钟的自我介绍(是否允许考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简历,看导师组当年的共识,笔者当年面试时导师组即未允许),介绍完毕老师会即兴的根据考生的自我介绍做一些轻松式的寒暄。

(3)随后,可能会有两种情况:要么导师会顺着学生的自我介绍往下问,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指标可能包括:报考语种、六级分数、是否参加过什么科研立项活动、是否发表过什么论文、关于本专业学习的一些基本意识(比如,如何看待刑法的严谨与锱铢必较?)、有什么特长爱好等等。然后,再考察学生的专业课掌握程度;要么导师会先考察学生的专业课水平,完事之后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种都有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导师会偏向于选择后者,一来可以防止开头聊嗨了影响专业课考核,二来可以避免专业课回答不佳最后以尴尬气氛收场。两种情况的列举完全是笔者为了叙事周延,对于导师组评分没有本质影响。

(4)专业课考察:考生的座位前会有一摞卡片,上面全是各种数字,主面导师会先让学生抽一个卡片,考生抽完卡片后需将卡片数字告诉主面老师,主面老师根据数字在“题集册”上定位于数字对应的题目并将面试题目念出来(如果没听清,可以善意确认一下,切莫为调侃老师而多次询问),此时桌子上还有记录人员准备好的一张小卡片,导师会给考生相应的思考时间并提示考生可以在小卡片上整理思路(如果导师没有提示,那么考生自己可以主动询问,老师一般不会拒绝。这张卡片是可以带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被老师收上去检查)。在正常的思考时间内,导师出于人文关怀一般不会催促考生,考生整理好答题思路后就可以示意答题了。不管回答是否正确是否离题,导师组的老师都会追问,一直问到考生难以自圆其说。这个过程中,不用反感老师的“咄咄逼人”(大部分老师还是很和蔼的,但有严谨较真的老师对过于离谱的回答会毫不吝啬的批判诘责,对于这一点考生要有心理准备),考生应该做到“实话实说、保持谦逊,切勿不懂装懂、恣意汪洋,更勿班门弄斧、调侃老师”。不管整个过程进展的是否顺利,老师都会在合适的时候停止提问,通过让考生做一个最后总结来结束专业课的考察。面试分数的最后给出,有人说是五位老师打分的均分,有人说是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只取剩下三位老师的均分,以上这些都有可能,但没有实质性差别,重要的是考生自己回答的质量和态度。

(5)面试整体结束后,建议向面试组的导师们致谢,不要因为自己回答的过好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自己回答的过差而失魂落魄。始终如一的尊敬态度,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基本涵养。出来的时候,记录员师兄师姐往往会跟着出来,你可以趁这个时间向记录员师兄师姐表达一下感谢。

考场外的建议

接下来笔者集中对备考的细节问题给出一些不规则的建议

(一)10号上午考完专业课笔试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被高强度的英文阅读逼出“挫败感”(加上“越靠近目标,越害怕挫折”的心理),笔者当年和多位考生交流过,几乎所有的人考完都很沮丧。虽然当天下午的认真准备对于自身水平很难有多大的提升,但是这一个下午的消耗却是可以对考生的竞技状态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一点将会直接的影响考生第二天的发挥。所以,考完之后可以互相吐槽化解一下紧张感,但是切忌互相询问答题情况,更忌去网上找阅读原文、对答案。

(二)来人大面试期间,一定要保证良好睡眠,尤其是笔试的前一晚。很多考生由于好奇等原因,在考试期间或是找师兄师姐在咖啡馆闲聊,或是在人大里面漫无目的的闲逛。笔者觉得:在最后一场面试结束前,都不建议考生以放松解压为名而过度的劳累消耗自己。更何况很多考生是第一次来北京,水土不服什么的是有可能发生的。建议自带常见药物,买点水果以应对北京干燥的气候。

(三)关于面试期间的穿着,笔者个人以为:西装可以穿,没有的话也可以买(反正以后是有用的),时间不够来不及买或者购物不方便的话就不用买,不穿西装不会对你的发挥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也不会使得导师对你的评分做减法。所以,这个问题不用过分的纠结。

(四)关于考试期间的餐饮,人大校内东区食堂二楼、中区食堂旁边的清真食堂、汇贤食府、集天餐厅及怡兰小馆(医院)等餐点允许非校园卡支付,考生想在校内就餐的,可以考虑以上几个地方。

(五)复试结果正式公布后,录取的考生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联系师兄师姐,提前了解研究生学习阶段所需具备的学术基础。提前阅读或准备相关的考试,既可以充分利用入学前的时间,也可以使得入学后的知识衔接变得更加顺畅。

结语

各位考生,不管你们初试考得如何,复试都应当心态平稳的备考与赴考。本文说了一些程序性的东西,希望能够帮助报考刑法专业的考生(其他专业考生应该也可以借鉴)打消对于复试之战的些许紧张。如果今年实际情形不像本文说的那样开展,也请各位宽宥于我,但愿没有误导大家。祝各位都能如愿以偿,入读人大法学院。

18年秋天,我们明德见!

更多精彩

敬请期待

图文

王邹鹏

编辑

杨夏倩

审核

孟琰琰蔡琳琳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假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2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