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浅谈六中药篇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60116/4759412.html

海若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

知其所犯,以食治之;

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食治》

上古之人,思虑淳朴,病位较浅,用针灸,食疗等即可治。后世之人,散纯消朴,思虑繁杂,光靠针法难以完全治疗疾病,要中药来疗疾,自神农尝百草伊始,中药伴随着中华民族成长,源远流长。

至如今,人们抛弃了中药的魂,中药却一直未曾远离中医。

学习中医,学习中药还是要返璞归真,归于道的本源。现在中药学的最大问题是抛弃了传统文化,只讲述何药治何病,而不知其所以然,看似讲述的是中医,实则是自掘坟墓。很多中医大师口耳相传的秘法,后人却以一笑而过。

学习中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学习中医中,如果体系建立完整,理法方药,一应俱全,那么治病自然得心应手。学院派中医将完整的中医分割为多个课程,失去了中医重要的完整性,学生因此很难建立起中医的体系。

我们在前五篇内容简要讲述了五行的相关理论,本篇文章将结合之前的内容,以传统思维来粗浅学习中药。

造化天地宝,万物皆为药。中药必须是运用中医思维来使用的药物,其中的理用的好,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包括音乐,语言等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思维不对,中药就是毒药,杀人于片刻之间,庸医不博古参今,流毒无穷!

中药的思维方式,包括象思维,五行思维,阴阳思维,术数思维等等,这些思想都需要我们去学习,融会贯通。

一,人得天地之全,药得天地之偏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点,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人感受到的天地之气是相同的,植物和人一样,也在相同的地点禀赋天地之气。

正是因为生活在相同的地点,当地的应时蔬菜更适合当地的人吃,因为禀赋的气相同。如果是反季节,外地的蔬菜,禀赋的气不同,容易导致人体内部气机的混乱,而使人生病。

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而动植物却不是?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天地的产物,但天地却是偏心的,给了人多一份和气,给动植物多了一份偏气。人与动植物不同,人可以四处走动,可以在人生中度过无数的春夏秋冬。而动植物的生命有限,居住的场所也比较固定,或如蜉蝣一日,浮生一世,又或是春生夏死。

四季每个季节的天地之气不同,连四季都没有度完的动植物,其体内的气自然是有偏性的,如有的植物只在春夏生长,自然禀赋的主要是春夏之气。

人在生病的条件下,体内的气混乱了,不再是和合的状态,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植物的偏性来以偏纠偏,使人体恢复正常。

人为万物之灵,一个真正的人,自身的言行品格应当和天地之德保持一致,而不是自甘堕落,不知礼义廉耻。

二,中药药理

学习中药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像解谜一样,需要亲近自然,不断地思考和感悟,以此来分析药理,药性。

物侯

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

植物体内蕴藏的是天地的精气,要想让植物变为救人的中药,要遵循天地的法则在相应的时间,地点采摘,然后依据药性进行炮制,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中药,违背其中的任意一点,制作的中药就如同朽木一样,毫无作用。

现代人急功近利,不依时采取,炮制粗制滥造,北药南种,南药北种,药效自然大不如前。药不行,又如何医人?

白芍天上飞

一寸白芍经过炮制,可以切成多片,轻轻一吹,如飞雪般四散飞落。

槟榔不见边

一颗槟榔可以切多片薄如蝉翼的切片。片如轻羽,随风飘落。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极其优秀的中药纪录片——《本草中华》

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

中药有以形治形的观点。

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入肾。

(入就是可以治疗,有疗效的意思)

也有因为性质相同,来治病。

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肢;皮入皮。

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等。

这些思想是中医独有的特色,也是自然之理,学者需要多加学习,要善用而不滥用。

每个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其形状与阴阳五行对应。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种对应关系。

有时候将药物的形状改变,其药性药效也会发生改变。

为什么新冠病毒直接对肺造成伤害?

新冠病毒的形状是圆球形的,有很多的突起,圆在五行对应金,肺在五行对应金,去年是庚子年,庚为天干,为阳金,同气相求,必然首先由肺受邪。

突起是因为病毒的气很足,都把病毒的细胞膜都撑起来了,气有余便化热。故可见发热的症状。

每味药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性格,可以称之为药性。

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药物的药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地理位置,天气条件等。一旦将药物移植,人工种植,得不到自然界的养育,药效也会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道地药材功效好,比较珍贵的原因。

气味

味,滋味也。

五味,金辛木酸水咸火苦土甘。

药物有不同的滋味,每个味道都对应有相应的五行,当然有些药物不止有一种味道,而是有多种味道。药物味道有浓有淡,气有薄有厚。

每种味道都有独特的功效,每种气也有其独特的走向,这些都是用来指导临床的依据。

三,中药解读

我们以桑为例,来进行解读。

桑,处处有之,而江浙独盛。二月发叶,深秋黄陨,四月椹熟,其色赤黑,味甘性温。

桑叶,气味苦寒,主除寒热,出汗。——《神农本草经》

桑树又叫做白桑,枝干都是白色的,白色对应金,所以桑禀赋有阳明金精之气。

桑叶主要是春天生长,在春天,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桑叶快速的生长,绿油油的,这种生长的特性是对应对应五行中的木,桑叶因此也禀赋春天的少阳之气。

有一副对联这样形容桑叶

得箕星之精气,能搜肝络风邪;

禀靑帝之权衡,善泄少阳气火。

箕星我们在五行起源篇提到过,是对应木的。古人认为箕星好风,当箕星很明亮时,地上就会起风。

天上的星宿是五行的精华所化生,桑叶与天上的箕星相应,能够入肝治风,入胆清火。其实也可以理解桑叶禀赋金气,金克木,风对应木,所以能祛风。

风往上行,人的头晕,眼睛发红等与风火有关。可以用桑叶来清洗来治疗。

头发其实也怕风吹,风一吹头发会掉,干枯的头发更容易掉落。桑麻丸用芝麻滋阴,桑叶祛风,以治阴虚兼风的脱发。

桑叶有细小的脉络,与人的经络类似,桑叶可以深入细小的络脉中驱风以止汗。

人生要经过风霜的吹打,才能得以成长,获得幸福。同样,很多果实打了霜后才会更甜,桑叶经过霜后,叫冬桑叶,冬桑叶微甜,可以养阴液,填充骨髓。

四,结语

学习中药还是要建立完整的系统,东学一下西学一下,很难有大的起色,古人以背诵《神农本草经》为主,《神农本草经》一字千金,认真研读大有收获,以五行来解读中药,张志聪先生的《本草崇原》值得学习。

如果再深入一点,我个人认为是天干地支,以天干地支来解读中药。

五行中药篇到此结束。

下一篇讲述五行望诊篇。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点击下列链接观看以往精彩文章。

五行之浅谈(一)——起源篇

五行之浅谈(二)——体用篇

五行之浅谈(三)——生克篇

五行之浅谈(四)——干支篇

五行之浅谈(五)——类象篇

中医的天人相应是什么?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10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