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6.html
36
长期撂荒土地将被收回,补贴停发?
撂荒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一些山丘、丘陵地区,撂荒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有一些村可能1/3以上的耕地撂荒。
撂荒的原因有以下几条。第一,种地不赚钱,不如出去打工。第二,农村现在没有劳动力,剩下的年纪大的老年人只能种一部分条件好的耕地,那些条件不好的、比较远的,他们就没有能力去种了。在鼓励流转的政策下,自己种不了,为什么不进行流转呢?因为这些地没有流转价值,很多地都比较偏,地理比较差,不能灌溉,要靠天吃饭,进行流转多了,亏的可能更多,所以没有人愿意流转。
正因为撂荒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现在国家比较重视,从多方面去促进撂荒地的合理利用。
第一,土地情况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政府现在很重视这个事情,把撂荒的问题作为一个地方政府的考核。比如重庆,十亩以上的撂荒,乡镇长就得要负责处理,所以今后农民朋友可能会收到撂荒提醒通知书就不足为怪。因为现在地方政府作为考核的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如果撂荒,就会接收到政府的这种提醒书。
第二,将是否能够得到补贴与是不是撂荒联系起来。原来有些农业补贴是根据承包地,只要承包地就有补贴。现在,如果你撂荒了,就停止补贴。
第三,强化补贴政策支持。国家下一步会给愿意去流转这些撂荒地的经营主体或者回乡创业的人一些一次性补贴或一次性贷款。如果让外出在外的农民去种那些地,也不合算。还是要有人专门做农业生产的大户,比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去流转和经营这些撂荒的地。
第四,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要对成片的撂荒地进行改造,对于有条件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把它改造高标准的农田;对于没有条件的也要做宜机化改造,尽量将耕地连成片,然后配套一些道路、水利、电力设施。只有把这个改造好了,其他经营主体才愿意流转。所以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
第五,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和研发。在机械的生产上面进行创新,研发出适应丘陵山区的中小型机械,给予这些方面的研发生产补贴。今后对于这种机械的采用,也会有专门的农机补贴。
第六,鼓励居民有偿退出闲置承包地。鼓励一部分长期在城市,甚至已经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甚至是城市户口。鼓励这样的人有偿退出承包地,通过村集体流转于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国家现在对撂荒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主要是考虑到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能力这方面的问题,有这么多政策推出,撂荒的问题会得到初步解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