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师者」出品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
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始终与党和国家
同呼吸,共命运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征作战70周年
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70周年
而有这样一批人大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英勇贡献
在这特别的历史时刻
让我们共同回溯那段岁月
感受老一辈人大人的爱国热情
人物简介
马绍孟年轻时的照片
今天抗美援朝故事的主人公是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的马绍孟老师。马绍孟,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年到年作为调干生在人大学习,年留校任教,年6月任校党委书记,现为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用探照灯照落了敌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探照灯兵,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校党委书记……马绍孟不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奉献青春,在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期间坚持实事求是治校,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年初开始,美军飞机对安州地区疯狂实施规模空前的空袭,有时一天即出动飞机余架次。我年轻的空军、高射炮兵、高射机枪兵和探照灯兵,为力保该地区交通枢纽安全,克服各种困难,实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同美空军进行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经7昼夜协同苦战,取得了显赫的战果,共击落敌机55架,迫使美机停止了大规模空袭。
志愿军高炮部队在探照灯配合下作战
在反登陆作战准备开始后的那段时期,马绍孟与战友平日吃住都在坑道里,上午睡觉,下午挖坑道,晚上执勤。在朝鲜西北部有时零下30多度的彻骨寒夜中,各灯站的战士们常常迎着来袭的敌机,不断磨练搜寻、瞄准和锁定敌机的战斗技能。入朝初期,面对时速近千公里而又数量众多的敌机,加上复杂的地形和气象条件,我探照灯确实很难照中和锁定敌机。志愿军有的战士戏称这种状况为“照空灯”。这让一些指战员心中很是憋气。吃一堑,长一智,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敌情,研究对策,从战术技术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和环节上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抓紧空隙时间,反复演练。每打一仗,战士们就总结一仗,提高一点儿,进步很快,照中率大大提高。包括马绍孟在内的年轻的探照灯兵们,经过实战,不断增强战胜敌机的信心,坚信依靠战士们坚强的战斗意志和在战斗中刻苦磨练出来的战斗技能,一定能打掉来犯美军战机的嚣张气焰。
夜间开灯后的雷达探照
年3月15日夜,新月如牙,天光暗淡。根据战士们了解的敌机出动规律,美机有可能趁着夜色来偷袭轰炸。果然,入夜不久,上级指挥机构就传来远距离雷达监测到的敌机出动信息。又过了一会儿,站在山顶的瞭望员隐约听到南边传来的敌机声音,朝着清川江方向飞来。连队各个探照灯站早已严阵以待,做好了迎战敌机的准备。待敌机进入照射范围内,指挥员及时下令开灯,数支“银柱”在夜空交叉晃动,很快将敌机照中。盯住它!盯住它!连首长大声命令道。各灯站连续跟踪照射,紧紧盯住敌机不放。高射炮还未来得及开炮,被数支探照灯强烈光束照中的敌F-80C型战斗轰炸机,虽然低空机动性能较好,但驾驶员心理素质很糟糕,见状不妙,顿时心神大乱,惊慌失措,一下子失去了控制,飞机一头栽了下去,“轰”的一声在远处触地爆炸了。战士们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英勇的探照灯兵们创造了一个探照灯直接照落敌人飞机的战争奇迹!
装有雷达天线的雷达探照灯
那次战斗之后,战士们及时总结了“快速照射、连续跟踪”的战法,并在兄弟部队推广。这一战法取得了硕果,先后又有3架敌机被探照灯直接照落。马绍孟所在七连和兄弟部队因此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安东防空司令部的通报表扬。大家欢欣鼓舞,无比自豪,斗志更加高昂。
随着我防空力量不断增强,美军战机肆无忌惮的疯狂劲儿被打了下去。我交通运输状况不断有所改善,前方所需各种战略物资,逐步得到保障。敌人企图第二次蜂腰登陆的计划,彻底泡了汤,妄想为谈判桌上增加筹码的如意算盘,也被完全粉碎了。
年,马绍孟告别了部队和战友,来到人大学习。此后,他扎根人大,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在人大的几十年中,马绍孟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领导和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腾飞,始终关心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装有雷达天线的雷达探照灯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一代人大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将永远作为照亮人大学子前行道路的火焰,在人大人的心中闪耀。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编辑:马玄霖
设计:向新旭
部分内容引用自新京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