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学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院系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建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法律人才。作为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共和国的法治和法学教育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法学研究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人大法学院还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在教育部、、、年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的行列。作为中国法学事业对外交流的先锋,人大法学院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上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格局,不断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走向世界。
2、招生数据
2.1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名称:法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Z4社会法学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
理论法学
应用法学
注意:科目四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七门任选三门
2.2考试参考书
理论法学
(一)法理学
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宪法学:
韩大元、胡锦光:《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
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中国法制史
曾宪义、赵晓耕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应用法学(7选3)
(一)民法
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知识产权法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未出新版前,请结合此书出版后的新司法解释和法考讲义进行复习。
(三)经济法
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刑法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五)诉讼法:
刑诉: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诉:江伟、肖建国主编:《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环境法
周珂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七)国际法
1.程晓霞、余民才主编:《国际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章尚锦、杜焕芳主编:《国际私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郭寿康、赵秀文主编:《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另:以上参考书也可以全部使用21世纪法学系列的参考教材
2.3复试分数线
总分:
单科(=):60
单科():90
3、经验分享
(1)英语
英语要做的就是刷真题和背英语作文。真题是近20年的,分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做法是两天一套题,一天做阅读七选五,一天做完形作文翻译。这段日子的目的是找感觉,尤其是翻译和作文的感觉。后十年的做法就是每天下午按照考研的时间安排从头到尾计时三小时的完整的去做,作文翻译也要写,然后对答案判分。
(2)政治
人觉得政治复习跟着肖老就够啦,用风中劲草强化核心知识点背诵,8套卷初步形成应试知识框架,4套卷巩固强化应试知识。可以买其他类型的押题卷,做做选择题~~
接下来是做题方法:知识点精讲精练以单元复习,看完书立马做0题,我是坚持做两遍的原则,所以两遍都没把答案全写在书上,而是找的白纸写的,做完两遍差不多知识点都掌握了,接下来的时间对我来说时政出来了也,就看时政刷题,之后是八套题,一套挨着一套过,重在选择题,大题看思路就好。四的话自己先做,然后统统背过。尽管近年来考研反压题的形势很严峻,可是真的多谢老师的系列丛书了,至少让你在考场上面对试题从容淡定。
(3)专业课
1、专业课科目选择
专业课两卷,每卷满分分。
科目一是理论法学,有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初试只有中法史),每科50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科目二是应用法学,一共是七科,自己选五门作答,七科分别为民法、刑法、诉讼、知产、经济法、国际法、环境法。每科30分,题型只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种。
在这里想说一下关于七选五的问题,我最终选择了民、刑、诉讼、知产、经济,是用排除的方法,国际法要看三本书,任务量大,首先排除。环境法比较陌生一些,理解和记忆均有障碍,也排除。
2、复习建议
首先,21世纪的教材,都要找最新的版本,但是刑诉有两个版本,我看的是陈卫东版的。教材是基础,前期看教材,深入理解,铺开,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其次,21世纪的配套练习册,上面有一些知识框架的梳理对于梳理、记忆课本很有帮助。课后也有一些练习题,可以作为参考练习答题技巧。
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就是,练习更好的答题技巧,我们考过这么多年的试肯定都明白,会多少跟最后得多少分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除了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之外,答题技巧的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第四,就是考前狂背,把书本都梳理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些考试题型的形式,对于我后期记忆知识点的时候非常有帮助,由于背过梳理成题目的这种讲义,在考场上的时候省去了组织答案的时间,也可以防止临场紧张出现的疏漏,我觉得很赞,所以我后期也模仿这样的形式,又添加了一些个人感觉可能会考到的题目,后期背起来很是方便。
另外就是有同学问我关于跟班的问题,我觉得针对跟班,能跟就跟,然后选择网授还是面授,就看自己的喜好了,当然,也可以推荐网授+面授结合的,譬如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上的独峰考研,就是这样,既可以面授也可以网授,同时也可以根据大家的情况进行面授+网授结合的方式。那儿除了会给安排专业课教导老师外,还有专职的学管老师进行公共课答疑,像在真题方面直接进行专业化的剖析讲解,带你攻克重难点,快速提高你的解答能力,对于复习很有效,所以推荐给有意向的同学。
3、司考和考研的关系
在这里想说一下司考和考研的关系问题,很多师弟师妹也问我能不能兼顾,我觉得要因人而异,确实有人两考皆得,这种人可能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学习基础都更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善于平衡协调自己面临的任务。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那种专做一件事情能做好,做多件就手忙脚乱的人,而且司考和人大考研对我来说没有一件是可以轻松应对的,都需要付出较多的心血,所以,我就不适合两考并举的复习方法。我的一战失败,也正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这样错误的选择导致的。因此,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客观理性地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同时进行这两个考试,我的建议是保守为宜,切勿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