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和防范研究”
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谭小芬教授领衔团队申报的“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获得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该课题由谭小芬教授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申请,课题组成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其中,中央财经大学的团队成员包括张礼卿教授、黄志刚教授、王辉教授、尹力博教授、苟琴副教授、方意教授、黄乃静副教授、赵茜副教授。
项目研究的背景是,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部分发达经济体甚至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充裕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会导致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风险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外部流动性输入、外币资产缩水、汇率和资本市场动荡等多重压力。与此同时,伴随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我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网络和全球金融周期的视角下,研究负利率时代如何有效管理跨境资本流动,以防范资本流动大幅波动产生的跨境金融风险传递和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项目的目标是研究负利率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传染、扩散和化解,分析跨境资金流动的微观机制和机理,考察全球金融网络、跨境资金流动及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宏观政策当局与国内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和冲击,从微观、宏观和制度层面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审慎管理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项目定位于综合研究,基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强调应用金融理论和规范方法,运用有效的数据支撑,加强与实际管理部门的结合,在长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负利率时代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变化,全面剖析我国外部输入型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提出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和可行的政策建议,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以更好地促进金融服务我国实体经济。
近年来,项目首席专家谭小芬教授带领团队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服务国家科学决策,推动科学理论创新。围绕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在《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统计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AccountingandFinance、ChinaandWorldEconomy等SSCI期刊发表论文余篇,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德意志银行等政策咨询和研讨会议,提交的专题报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倡议评述》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4篇政策报告获得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门采纳使用。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