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考研辅导班人大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院系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始建于年,其前身财政信用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年,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组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全称为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英文名为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简称MBA)。该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MBA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培养方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2、招生数据

2.1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名称:财政金融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工商管理(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英语二

2.2考试参考书

《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刘岩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李雪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童武编。

2.3复试分数线

总分:

单科(=):44

单科():88

3、经验分享

(1)英语

英语主要说说阅读方面的事情,我个人的经验就是真题,真题,还是真题!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整个考研生涯,英语复习资料除了单词就是真题。单词可以用纸质版的单词书。单词每天背,翻来覆去地背,不要间断。

(2)联考

联考之所以门槛低,主要就是不考专业课加上数学简单,但实际上联考的容错率非常低。因为分区改卷,所以对写作的给分各省份差距比较大,不能单纯的看分数,在旱区写作其实很难拉开差距,主要就是看选择题。其实像18年的数学和逻辑都不简单,放在一张卷子上对抗压性的考验很大,所以在做题时还要注意训练适度放弃。

然后对于基础弱点,或者某一部分不强的同学复习开始的时间不要太晚,当然,最好是跟班学习,班也是能早点开始跟就早点开始,然后再安利大家一个班吧——推荐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臻选”上的独峰考研,那儿专业课都是依据大家情况给安排的专业老师教导,像在真题方面直接进行专业化的剖析讲解,带你攻克重难点,快速提高你的解答能力。此外还有专职的学管老师给公共课答疑,对大家的学习很有助力,所以推荐给大家。因为开始早点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去应对突发变故,就行今年的专业课一样,所以大家能早点就早点开始。

?数学

众所周知以高中内容为主,单选15个,条件充分性判断10个,分值3分/个。因为我高中理科,数学相比于逻辑写作,底子更好一点,所以花的时间也最少。

所用资料:

陈剑高分指南:概念很有条理,题目有基础篇有强化篇,必备;

老吕数学母题:老吕虽然天天吹自己,但数学确实有一些不同于陈剑老师的快解思路;

陈剑顿悟精炼:题量非常大,也碰到不少难题,学有余力的可以认真做,我没做很多就不评价了。

具体提醒:

其实很少会考很刁钻的难题,个人建议把基础题做熟练,难题见识一下就好,不用花太多时间一直钻研。

个人认为这三本书做好,是可以把数学控制在两道错题以内的。

建议学习过程:

1.高分指南(第一遍)--整理下书上陌生或者记不得的概念在笔记本上,做的时候勾下错题;

2.母题练(第一遍)--补充母题思路在笔记本上,也是一边做一边勾错题;

3.高分指南母题练(第二遍)--重新做错题、写下易错;

4.顿悟精炼--重点题目和最后的模拟卷,我觉得这本书不一定要全部做完,可视个人情况而定;

5.按类整理以上三本书的错题,之后只看错题本和知识点的笔记。(因为数学的题目除了应用题一般都比较短,所以我是抄题写过程的)

?逻辑

逻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块:形式、论证、综合推理。单选30个,分值2分/个。

所用资料:

赵鑫全逻辑千题:当时听到千题以为肯定做不完就没买,其实用它来刷题应该效果不错,没做完;

老吕逻辑母题练:这本书我刷的特别快,其实不是很推荐,难度较小,做完感觉没有实质性提高;

具体提醒:

我花了挺久的时间学逻辑,但最后考试还是错了好几道。但逻辑真的只有多做题多总结,踏踏实实。

形式逻辑我看的是老吕,看完书后做了笔记,感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于鑫全的形式逻辑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评价啦。综合推理最近几年题量越来越大。

建议学习过程:

1.认真看书做笔记,一点不遗漏地看完逻辑精点,真的是完美教科书;

2.逻辑精点上自己认为重要的题做上标记,确保自己都看懂了,不只是哪个对,也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xs/7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