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人大经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初试招生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经济学院拥有目前国内最为完整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的经济学专家团队,引领国内学术前沿,为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形成了特点鲜明、结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牢牢地确立了国内最重要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地位,在新时期为中央和各级政府机关、国际国内院校、全球顶尖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工作者。

经济学院现有教授43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占比超过1/4,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聘为学院名誉教授。学院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8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名。本学科的教师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位教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及副会长。

2、招生数据

2.1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

③数学三

④经济学综合

2.2考试参考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复试分数线

总分:

3、经验分享

(1)英语

单词非常非常重要,如果单词不认识,即便再有方法技巧也是白搭。刚开始我只被单词,第二遍时我就结合下面的例句背,尤其是熟词僻意的,第三遍就可以看看例句上做的笔记然后着重记单词,单词书至少要过三遍,我当时从第一页背到最后一页然后第二遍从最后一页背到第一页反反复复。然后就是做题,刚开始我用张剑的篇基础篇练手,慢慢熟悉做阅读的流程,但是不建议多做。后来我买了04年以前的真题练手,做了几年的试了试,就直接开始做04年往后的真题。如果大家时间充裕建议大家把到04年的真题做一遍,把里面不认识的单词好好查一遍,里面的长难句之类的分析一下,然后再做近几年的真题。我当时做真题时分五步走(1、自己先做,然后对答案,自己先找错因,但往往很难找到。2、弄懂原文,包括单词和长难句,分析文章结构。3、再回到原文,准确定位,找到答案。4、结合黄皮书的分析,将各个错误选项的原因归纳出了。5、翻译原文,但是时间太紧,这一步没坚持几天。如果大家时间充裕,建议第5步要好好完成)考前做做模拟题。作文。因为英语是北京的统一阅卷,所以我自己模仿真题写了两句套话,其余的都是自己现场发挥。当然这来源于平常的积累,我在做真题的时候,会摘抄其中比较好的句子或者词组,然后整理在一个本子上,考前背背。完型填空。考试时完型最后做,即便是蒙也要涂到答题卡上,说不定就蒙到几个。我是还有10分钟交卷的时候做的,最后5个选项直接就是蒙上去的。

(2)政治

政治的话我觉得还是暑假开始比较好,我还报名了独峰考研的考研班。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只不过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做题,错题要反复看。

(3)数学三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模拟题+。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上面写的比较乱,简单来说就是:教材两遍+复习全书三遍+题两遍+真题两遍+李永乐六套卷+张宇八套卷+汤家凤八套卷。

(4)专业课

因为要看的内容很多,涉及背诵部分的知识点也很多,能早点开始还是早动手。就整体复习层面而言,微观经济学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难度大致就是中级微观,计算题的比重逐步攀升,论述考的很少了。复习的话最好以尼克尔森的书为主,因为出题思路真的很相似,而且人大的课程也用的是这本书。在7月底之前吧,应当把书本的知识框架梳理出来,课后习题也要动手做一下,一些真题中考过的题型应当总结出来,后期要认真剖析。接着是宏观,这个科目看的是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先用高老的书打基础,或者直接用曼昆也可以,因为曼的书逻辑清晰,思路更明确,根据个人实习学习感觉来说,更推荐还是跟着曼昆走。然后跟着书本整理出全部的模型,复习的时候就是边背边画图,逐步增强理解和记忆。曼昆书本的课后题一定要做,后期主要经历就在刷题上。政治经济学肯定是放在最后了,整理出重点部分,就是反复的记忆。背诵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二遍不够就三遍,每天去回想昨天背过的。最后的就是在十一月开始做专业课真题套卷,这个是为了锻炼考试的习惯和感觉。做题速度也是要锻炼的啊,隔几天就强度的测试一下,到最后上考场的时候,为了就是快速思考,快速下笔就行了。还有,一定要练字啊,真的有帮助。

本文章内容部分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xs/7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