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虽然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无疑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出路,无数的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考个好大学,考个名校甚至能出国留学,毕竟在大家看来能在外国上大学都是非常厉害的。
如果不考虑专业,相信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考虑综合实力靠前的大学,比如国内的大学肯定都选择上清华北大。
如果你对专业要求很高的话,有的大学某些专业领域要强于清北,比如之前我讲的哈工大的航空航天,机器人领域是强于清华的。
其实针对国内大学排行来讲都是非常权威的,是根据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进行排名的,但是在国际上的排名真的是低估了国内大学的实力。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表示国际大学排行水太深,玩不起,并宣布从此退出世界大学排行榜,也不会给世界大学排名机构提供任何数据和信息。
紧接着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两所高校也相继宣布退出国际高校排名,并表示家长选择高校时应理性看待名次。
这个消息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一个暗号,就是中国的高校慢慢在摆脱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找到了我们自己大学发展的理念。
为什么说国内大学实力在国际的排名中被低估了呢?
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下首先我们来看下公认比较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四大机构: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nw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排名的衡量依据标准大致相同。
我们这里就拿清华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例子来说:
QS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使用一系列学术指标来衡量世界大学的影响力,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
清华大学年QS世界排名是15,前面四个指标没有什么争议的,我们来看最后两个指标:国际教职工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
作为汉语是母语的国家,我们怎么比得过英语语系的国家呢?
都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对老外来说要学好汉语好比让母猪上树,虽然比喻不恰当但要让很多老外来这里当老师或学生确实很难,很多老外可能都卡在了语言这块。
我们把清华大学的国际教职工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这两项指标拿出来分析:
国际学生比例评分29.7分,国际教职工比例平分55.3分。
而排名在前一位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这两项指标均是分,就这两项指标就把清华与其他大学指标拉开了,这还怎么比呢的对吧。
再者我们从人数上看,截至去年瑞士总人口才万,而中国人口14亿,中国每年上大学的学生数量都要比瑞士全国人口还多,中国基数这么大,用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比例作为衡量标准意义大吗?
难道按他的意思是外国教师和学生越多就代表这个学校实力越强?
用这种指标来衡量大学实力,衡量清华大学的国际化,这有点太不公平了。
再回到中国人民大学,他在国内高校的平均排名在第15左右,但在世界大学排名多名,根本没有体现这所大学的真实水平!
公平客观才是评定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实力的唯一依据,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些排行洋榜单上已经失去了意义。
说实在的,这些所谓的国外世界大学排名机构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盈利的机构,通过他们所谓的一些指标将中国的大学排得靠后,大家都会产生一种还是国外大学更厉害的感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出去留学。
不可否认,像麻省理工,哈佛,牛津,剑桥等学校确实非常的厉害,但中国的大学也慢慢慢在赶上国际的步伐。
国内大学的很多专业和领域那都是世界水平的,比如还是我之前的文章说的哈工大的航天领域,那可是强大到美国都害怕的程度。
中国的大学要有自己的发展思路,按照国家的需求培养人才,而不是在一些所谓的指标上面进行无意义的排名,排名别太过认真,所以家长对于排名也要理性看待。
所以为什么说水太深,不玩了,因为玩不过人家制定的指标,因此人民大学,南大等高校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行,我觉得是明智之举,大家怎么看呢
(声明: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