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教育部一号文件,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动作太大了。
原文件很长,
今天留学君帮大家梳理一下重点:
1、从名称:强基,强就是拔尖,基就是基础。顾名思义,就是选拔在基础学科比较优秀、综合素质又高的学生。
2、基础学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工类(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文科类(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国家紧缺的)。
既然是根据社会需要的基础学科,自然以后会根据社会需要作出灵活调整。
3、招生办法:多维度,透明。自主招生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新的强基计划会更透明,降低高考分数的唯一标准,增加其他辅助标准,为了就是选好学生。
4、选拔步骤:
1)、高考前学生报名强基计划,高考后先选出第一批学生(根据招生数量选一定倍数,比如本校计划招生人,根据高考分数选人)
2)、高校综合素质考核和评价,目前这一部分怎么形式目前还没有公布,估计每个学校会不一样。目前还在上报方案的阶段。后面的方案里提到了笔试和面试的公开透明内容。所以,目前猜测综合考核评价与日本大学校内考类似,日本大学有高考,也有自主招生,根据高考分数遴选校内考的名额,名校的校内考往往比高考难。
3)、改革方案里,中国的校内考部分因为分数占比不超过15%,所以还是以高考分数为主(不低于85%),高校根据各项分数汇总,择优录取。
4)、特殊学员,高考分数不低于本科线,绝大部分学生就不用在意这个政策了。
5、培养方式:简单地说,怎么好怎么来。一定要好老师,好的学习环境,小班教学,量身定制,导师制。还可免试推荐研究生、博士。瞄准国家需要的方向集中力量培养。
所以,一旦考上这个强基计划,后面跟着好老师学习,未来的研究学习之路会更加平坦,只要不瞎搞,毕业后还可能会直接推荐就业,因为你这个学科是国家特别需要的领域。
6、本次试点大学名单:数了一下,共36所学校,都是一流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7、评价:国家为了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也是拼了,优秀人才本应需要专项培养。
好了,简单的就说这些吧,想了解更多日本留学的知识,欢迎私信留言。
(考大学、考研、专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