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9094.html
今年29岁的洪略依然清晰地记得,多年前他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天,在校史馆看见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几位人大校友围坐在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的身旁,认真地记着笔记。
这是年7月29日下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到县招待所看望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徐南雄、任锦芳等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时的场景。在交流中,习近平同志针对同学们关于“如何做好基层工作”的提问,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和感悟,并鼓励同学们毕业后到基层一线去接受实践锻炼。
似乎从那时起,“到基层去”的信念就在人大学子的心里扎下了根。
从人大毕业后,洪略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选择来到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始终把马克思的一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他看来,他正在同千千万万的人大学子一道,践行着“改变中国”的使命。他们走入基层,扎根基层,把青春写在了中国大地上。
在实践中了解真实的基层
今年23岁的马国栋,是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曾经,他也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向往在大城市“高收入”“光鲜亮丽”的生活,“因为自己在城市长大,更适应城市生活,而且感觉在城市里可以大显身手”。
但一次社会实践经历,让他改变了想法。
一张报纸、一杯茶,做着琐碎的杂活,没什么干劲。这是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马国栋对基层干部的印象。“但真的接触了才发现,他们有时忙得连说句话的工夫都没有。这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
他告诉记者,这种差异是他对基层工作产生兴趣的起点,“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一直有一种‘向上走’的观念,它阻碍着我们去了解和观察基层,其实基层是充满活力的”。
不仅如此,马国栋发现,基层工作并不是“瞎忙活”,反而很多是有难度的“技术活”,靠着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远远不够。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让他把兴趣转化为了动力。“我觉得,基层工作既能锻炼自己,更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在中国人民大学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任昊辰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生产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前提,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了解基层的机会。而社会实践就是带领学生了解基层最好的方式。
任昊辰介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以来的优良传统。而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实践团与习近平同志的这段历史,也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人大学子保有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情怀。
“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调研党建工作时,高度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将实地调研和经典研习相结合的创新做法。”任昊辰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人大从年开始陆续实施“千人百村”和“街巷中国”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每年组织师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调研。“学校组建了由各个专业专家老师组成的团队,为学生设计课题问卷,并且要求学生必须下沉到最基层的一级单位,进村入户,去掌握第一手资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街巷中国”社会实践无法正常举行,学校便动员学生,在居家抗疫的这段时间里,观察社区的运转。“同学们普遍反映,之前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