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明,体现在市民的一举一动上。目前,遵义正在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文明礼让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市民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两天来,记者在斑马线前、医院银行采访,看到了市民交出的一份份文明“成绩单”。
自觉排队已逐渐有序
排队买票、排队上车、排队结账、排队就诊……排队不仅是一种行为习惯,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社会秩序、温馨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市公共场所排队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公共场所,发现在公交站台、汽车站、火车站、银行、医院等地,多数市民能自觉文明排队,只有个别地方会出现拥挤现象。
7月4日,记者在澳门路公交站台乘坐11路公交车时,看到当公交车进站,站台上的乘客就自觉排好了队。排队的时候,年轻人都让老年人或抱着小孩的妇女排在前面,大家井然有序的依次上车。这让11路驾驶员莫红非常感慨,她告诉记者,11路公交车的拥挤是出了名的,以前公交车一进站,站台上的乘客就一窝蜂地堵在车门前,门都开不了。这两年,人们自觉排队的意识有了,大家排队依次上车的一幕幕,让人心生暖意。
“大家都能够自觉排队乘车,对我们公交司机来说轻松了很多。而且有老人或孕妇上车,绝大多数乘客都会自觉让座。”一名5路公交车的司机如是说。
在珠海路一家银行,走进银行大厅就能看到一台取号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在大堂经理或保安人员的引导下,领取排队号。市民取号后,就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等候。“人多的时候,一天会有一百多人前来办理业务,大家按顺序取号,凭号排队,并且有自动语音提示。窗口的工作人员凭号办理业务。”银行大堂经理介绍说。
之后,医院进行了走访,发现市民排队就诊、排队交费、排队取药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如今,医院看病,基本上都自觉排队。”市民欧女士说,即便偶尔有人走到窗口旁试图插队,也会有人出面劝阻。
斑马线前多了一份礼让
“文明名城人,礼让斑马线”。如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大部分出租车上都贴有这个明显的标志。而街头的志愿者们也一直不停地提醒着行人和过往车辆:“车开慢点,请站到斑马线上,注意安全。”
记者同时发现,过往的车辆也能礼让行人,并已渐成习惯。车辆礼让,让行人心感温暖,礼让正不断地将遵义向全国文明城市推进。
在厦门路口,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走到斑马线上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过马路时,车流像约好了似的,陆续停在了斑马线前。他愣住了,一名司机从车窗探出身,微笑着挥手让他先过。一条斑马线,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
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成阳则认为,短短几十秒的等候,不会使你的旅途变得漫长而寂寞,但是却可以让他人收获温暖。
文明劝导员梅思这一天都重复着文明劝导工作。“礼让斑马线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机动车司机在经过斑马线时能提前减速礼让行人,行人文明过斑马线意识也有所提升……”梅思告诉记者,车让人、人让车,相互礼让意识正在成为常态。记者在附近观察的10多分钟里,无论是机动车辆还是行人,大多能自觉规范行为,做到文明礼让。
在珠海路十字路口,文明劝导员文桂华说:“这个路口人流量、车流量都相当大,相应的劝导工作量也较大,但现在大部分司机礼让斑马线的意识有所提高,礼让意识正在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我们虽说累点也很高兴。”
公交车让座成为一道风景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首先要提高的是人的文明素养,广大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
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一个流动场所,无疑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几年来,遵义的公交让座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6日早晨8点多,记者坐上一辆6路公交车。车上人多了点,已经没有空位。走在记者前面的一位年轻妈妈,抱着两三岁的孩子,还拎了一个包,有些吃力。靠前门的一名男子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她。车行至高桥时,年轻妈妈座位边上的乘客下车,车上站着的人没有坐,而是让给了刚上来的一位老人。
“我每次带儿子坐车遇上没座位时,总有人给我让座。我发现让座现象在遵义很普遍,为老人和一些特殊人群让座,几乎成了市民共同遵守的准则。”来遵义三年的曾女士经常坐公交车上下班或出门逛街,对此深有体会,“有的让座者会说声‘你坐吧’,然后走到后面;有的让座者干脆什么也不说,起身后径直走到后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被让座者也往往会回敬一句‘谢谢’或一个微笑,让人觉得很温暖。”这位年轻的妈妈说。
自觉排队、公交车让座、斑马线上礼让行人,文明礼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好习惯。为了更好、更快提升市民素质,我市也在不断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给市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和保障。
来源:遵义日报
长按指纹识别白殿病初期图片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