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
现年5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董佩永扎根基层,以心无旁骛、一心为民的情怀,始终致力于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倡导绿色、有机、低碳、节约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有机农业发展,创办的董氏集团天华农场成为绥棱县有机食品发展中的突出典型,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一块面积最大的非转基因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天华农场位于绥棱县城东北40公里,百公里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现有耕地亩,旱田亩,种植大豆、水稻、小麦、红豆等作物,全部实现有机种植。
他坚持“原生态”种植,主要是严把四关。一是严把土地关。按照水质标准、土壤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择地块,按照土地有机转换期3年要求,完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采取深松、翻耙旋与施农家肥相结合的整地方式,实现高标准整地。二是严把肥料关。全部使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每公顷施用30立方米,旱田在每年的10月10日到10月25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水田每公顷施用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60立方米结合耙地一次性做底肥施入。三是严把虫草关。在选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同时,杂草和虫害全部采用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人工铲趟和拔除相结合除草,人工捉拿、生物防治等办法消灭除虫。四是严把耕作关。作物生长期的中耕管理,采取人工或牛马犁播种、人工铲地松土和牛马犁趟地等形式中耕,避免机耕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他坚持打造卖点、多元销售的理念,实现了不但种的好,更是销的好。一是质量可追溯。绥棱县投入万元建设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在天华农场建设农产品可追溯监测点2处,实现基地有机种植全程监控可追溯。二是打造品牌。注册了“董氏兄弟”、“华夏董氏”系列有机农产品品牌,通过各级农博会、展销会等形式推介宣传,在省内外享有较好声誉。三是多元销售。采取在北京、唐山、绥化、绥棱等地建立实体店、在淘宝和邮乐网等电商平台和众筹等形式,打造了多元销售格局。年电商销售吨,余下通过实体店和众筹的形式销售,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年的农产品销售前景会更加广阔。
他注重综合效益,发展优势充分显现。一是生态效益。通过多年发展有机农业,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附近湿地泡沼中野鸡、野鸭、鹤等野生动物逐年增多,夜晚稻田旁到处可以听到蛙叫虫鸣,展示出人与自然的一片和谐。由于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同时有机种植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食品安全。二是经济效益。天华农场将自有耕地无偿提供给农户,按照天华农场制定的有机食品生产规程生产。通过有机种植,天华农场平均每亩地收益元,比普通种植增收元,种植农户平均每亩收入元,比普通种植增收元,种植户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有5户。天华农场打造的高端有机大豆每公斤售价30元,有机大米每公斤36元。三是社会效益。在发展有机种植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从用工和养殖等方面扶持贫困户,累计帮助户贫困户脱贫。由于发展有机种植用工量大,每年可带动周边内转劳动力人,每人务工收入0元。四是发展循环农业。天华农场建有牛、羊、生猪、禽养殖基地,可以为有机种植提供大量有机肥料,目前已经形成了种植、养殖、肥料、饲料循环供给链条。五是探索供给侧改革路径。在当下农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机种植,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探索出了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路径。
在董佩永同志创办的天华农场引领下,绥棱县绿色有机食品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机食品认证7个,有机食品面积2.2万亩,绿色食品认证39个,面积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0%。绥棱县也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没有方向、农民增收趋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董佩永同志为全县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多年来,董佩永同志一直投身慈善事业,据初步统计,20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资金、物资6.7亿元。仅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西南五省旱灾捐款捐物7多万元。在绥棱县投资多万元,实施治理白色垃圾、保护美好家园环保项目,捐赠洒水车、清扫车、机动三轮车等环保车辆。还为绥棱县2.4万名中小学生捐赠价值75万元的面粉吨,董佩永同志的善举得到全县人员的称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