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那个ldquo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每天下午4点,与「优秀」更近一点

推荐人

职趣君排版

小玥你好,我是职趣君!提起李泰伯这个名字,也许你会感到陌生,但是他后面却有着一个鲜亮的头衔——年北京市理科状元。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战绩,但李泰伯的状元头衔曾一度蒙上过一层阴影。

状元年年有,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高考状元,恐怕他是史无前例第一人。

11年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泰伯以总分分的高分夺得了北京市理科状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这位优秀少年。但风光没过多久,媒体的报道就从优秀少年变成了“高分低能”这样的评价:原来李泰伯除了参加高考外,还申请了美国哈佛、耶鲁等11所顶尖高校,无一所录取他。一时间“应试教育的失败产物”、“书呆子”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还有人把他列进“高考状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在人大附中,李泰伯曾经参加过很多活动,当过学生会主席、参加“模拟联合国”的选修课,这些都被解读成“混简历”。从“高考状元”跌至“被11所名校拒绝的失败者”,面对这样的舆论,18岁的李泰伯一时不知所措、也曾迷茫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调整好心态后他开始了曲线救国。他被清华大学代培一年,一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进入香港大学,并获得了64万港元的奖学金。在港大学习一年后,年他申请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方给了他全额奖学金,李泰伯转学到MIT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在MIT学习期间,他又拿到了去英国剑桥大学交换学习一年的机会,一年后以满分绩点拿到本科学位后毕业,继续留在MIT攻读硕士学位。但在他申请去剑桥大学交流的一年里,医院学习。在那里他第一次穿上了白大褂,目睹当地的儿科医生如何安抚患者家属情绪,把复杂的危重症解释得清清楚楚。他还跟着完全陌生的项目组,医院。人满为患的病房里,他见过孩子在他面前停止了呼吸。

“全球健康”问题自此激发了他的兴趣。他意识到计算机作为工具,能让他更好地“治病救人”,而医生这个职业可能带来的成就感驱使着他。

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意味着他要进行长达八年的专业医学训练。他没有再眷恋计算机行业不错的前景和薪酬,而是立即准备投入一场长达8年的医学训练中。李泰伯申请了17所美国高校的医学博士项目,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一半高校录取了他。年,最终李泰伯选择全美医学项目排名前二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理学双博士项目的录取。这个双博士项目国际学生的录取率极低。全球不过10人录取。进组第一天,他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导师和同窗的合照。医学博士无疑是最辛苦、最难啃的博士项目之一,何况李泰伯还读的是双博士项目。虽劳其筋骨,但他直言对选择无怨无悔无憾。十年过去了,那个曾经被媒体贴上“书呆子”、“高分低能”的状元李泰伯兜兜转转,最终走上了一条自己热爱、无悔付出的道路。今年28岁的他,虽然没有像这个年龄的多数人一样身在职场,但在海外读博的他算是半个职场人,对老板要负责、与同窗要合作、博士生也有自己的项目、论文要完成。而且他顶着“高考状元申请失利者”的标签走了十年,其中的尴尬、意难平、苦楚到放平心态、找到自己的目标,是我们普通人少有经历的。职趣君认为,重新来看李泰伯的这些经历,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天想和你一起来探讨一下。

01

逆商比成绩更重要

李泰伯这些年经历的失败又何止“申请失利”这一件。对钢琴有自信的他想加入键盘队,但是第一轮面试都没通过;简历改了10次还是没有申请到心仪的实习机会;在MIT他想参加阿卡贝拉合唱团,结果因为没人起调就不会照着谱子直接唱,当面被人拒绝,称“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而竞赛、研究过程里的失败就更多了……“第一名”的头衔保质期通常只有一年,十年来多少状元被淡忘,但今天媒体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xs/10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