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36741.html
草原牧民心中的“库伦小华佗”
木兰?出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她,是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凭着仁心仁术赢得了患者们的爱戴和信赖。
她,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作为院党支部委员,永远秉持着钢铁一般的优秀品质。
她,是女儿眼中的天使妈妈,是父母、老师倾注心血的骄傲女儿。
她,是一位潜心治学的学者,有着谦虚、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和工作态度。
她,是同事们心中的好伙伴、“女汉子”,是战友们心中的好队长,更是学生们心目中温柔又严厉的老师。
她,叫李婧,是中医院京蒙帮扶的挂职副院长。
一、主动请缨,扶贫援蒙
今年32岁的李婧是中医院,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迄今为止派
驻在外长期对口支援最小的女战士。
医院与库伦旗贫困县医疗帮扶工作由来已久,将自已的医疗本领为基层百姓做贡献一直是李婧心中的夙愿。年底,在多次表达自己的意愿后,医院选派挂职副院长,带领队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也圆了她心中的“援蒙扶贫梦”。
冬至未至,李婧就与队友们迎着风雪天气,来到库伦旗后,她顾不上缓解旅途的劳累和环境、气候差异带来的种种不适,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医院的各种情况和诊疗工作流程,一边了解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地方病特点。很快她就发现,库伦旗蒙古族人口占比大,受人口老龄化和寒冷气候影响,老年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发,医院的接诊任务非常繁重,成为摆在医疗扶贫工作面前的现实难题。李医院领导的陪同下,医院、农牧区了解情况,梳理帮扶规划。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亲朋好友们都劝她疫情过后再返回库伦旗。可李婧却把三岁大的女儿草草托付给了母亲,在医疗疫情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连着自己捐赠的个医用手套,带领医疗队,披着飞雪,回到了库伦旗。
二、德艺双馨,库伦华佗
李婧曾先后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名医名家、岐黄学者徐凤芹教授,为孟河医派丁甘仁先生第四代学术传承人、岳美中教授第三代学术传承人,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中西融合、京派海派汇通,治疗常医针药并用,用药轻灵,遵循“简便廉效验”原则。为了提高西医诊疗水平,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在职博士课程,提高了中西医结合理论水平及临床经验。
正是平日点滴积累与老师言传身教,李婧将自己所学、学以致用,将仁心仁术播撒在科尔沁这片草原上,尽心竭力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对接老年病科期间,一名老年危重患者突发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的危重情况,她敏锐地意识到病情的危重,提早做好应急抢救、安排急诊重症科室呼吸机、心电除颤,做好应战准备,老年病科所有医生、护士长、值班护士受到她的精神鼓舞,始终坚守在科室。抢救期间恰逢她的授业恩师——医院徐凤芹副院长致电慰问,她立刻通过远程平台汇报了患者情况,在徐凤芹副院长指导下,与医护人员通力协作,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与此同时,病房另一头的患者出现肝硬化腹水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李婧顾不上喘口气,转身紧急前往施救,使得这名患者终能得以起死回生。
那天晚上她彻夜未眠,陪伴年轻的大夫们,鼓励大家。她心疼的让已经疲惫不堪医生们去值班室床上好好睡一觉,而自己则躺在医生办公室里用三张硬座椅搭成的椅子上,头枕着盐热敷包,伴呼吸机轰隆隆的声音,守护着患者,为的就是竭尽满足患者心愿,等着家人从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赶过来。现在她回忆起那天库伦旗的早晨是那样美,阳光倾洒在身上,家属们深情的的鞠躬致谢,初夏的库伦是那么的朴实无华,那么的诗意盎然,那么的让人感动。
还有一位汉族大妈,咳嗽哮喘多年未愈、反复发作,经人介绍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李婧大夫,通过中医精准辨证、逆向思维,结合中药及针灸综合治疗,5天病已去了大半,大妈连声感谢。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医院、传遍库伦旗的大街小巷、城镇乡村,慕名前来找她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于是“库伦小华佗”的美誉由此传扬。
针对老年心脑血管危重患者多,而且大多病情变化迅猛的严峻形势,医院从急诊重症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外科、皮肤科、疗术科等科室组建精兵强将,组建一支综合学科的应急抢救团队。这支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队伍,半年来共开展会诊次,成为捍卫库伦全旗人民生命安全的“硬核”力量。
在她的建议下,医院与民大附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开通双向转诊机制。为挽救农牧民的生命,开启了便捷之门。仅半个月的时间,库伦旗20余名心脑血管重症、严重外伤、介入手术患者,通过蒙中西医综合治疗均已康复。她还积极促成库伦旗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肿瘤专题培训、绿色通道转诊、蒙医中医专病门诊、非药物疗法等医疗业务,填补了库伦旗医疗短板空白,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优秀党员,钢铁战士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婧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库伦旗工作期间,面对繁重的诊疗任务,李婧开足马力、连续奋战,从早晨的诊室里,到晚间的病区内,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休息时间,她不间歇的接诊病人。为了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减免贫困地区患者的医疗费用,她经常免费给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扎针灸,时常教给患者日常保健知识、中医非药物疗法,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让患者少吃药、少生病、少花钱。坐诊期间,她也不敢多喝水、吃饱饭,怕去卫生间耽误时间。一周连续坐诊6天,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缓解一下繁重紧张的工作。
有一位三轮车老大爷在街上看到她打不到车,主动招呼李婧上车,她刚坐稳才发现这曾是自己的一位患者,当她下车要付车费时,大爷执意不肯收并称要感谢北京来的专家给自己看好了病。
让党的医疗扶贫好政策的阳光雨露洒遍库伦旗的角角落落,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农村牧区群众身边,是李婧的最大心愿。进社区、下乡镇、到学校送医义诊也是她的重要工作中的一项。
医院业务骨干组成义诊小组,冒着凛冽的寒风深入皂户沁社区,开展“送健康送温暖,关爱社区在义诊”活动。中国传统小年还给患者送上自己亲手写的福字,并用心学习蒙文字、学习蒙语,真切的融入当地文化、民风民俗。护士节、六一儿童节期间,李婧带领义诊团队来到旗里的中小学校义教义诊,围绕“新冠肺炎”预防、少年儿童常见病防治以及培养健康生活开展讲座,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对祖国医学热爱的种子。因为长期在外不能回家,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异常开心,她把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了每一个祖国未来花朵上。端午节来临之前,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为住院患者送去了亲手制作的粽子、芳香化湿香囊、以及研制具有清热驱暑作用的预防新冠疫情养生代茶饮,并向患者和家属们发放了健康文化宣传册,让患者们度过一个不同以往、幸福安康的传统佳节。
李婧还特别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