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大附通州校区今年招生增加余

嘉宾: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徐良云

人大附中于年5月组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办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秉承和发扬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深度依托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形神兼顾、内外兼修、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使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等特质。

建校三年高考一本率翻一翻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与人大附中之间的关系,从大的方面讲,教育理念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校本部与通州校区都是同一个法人校长。此外,双方师资也是互通的,共同进行教研,学生之间有很多的交流。学校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突出特长,拥有创新精神和高尚品德。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经过四年时间,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从年3月进驻到通州三中,两个多月时间升学率就提升了10%。到了年,一本升学率提升了%,年分以上的学生就占到了23%,一本升学率由原来年的不足10%提升到了60%。这些成绩在当地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真正办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中美合作国际高中课程项目

今年计划与往年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今年计划总数达到人,比去年增加将近人。通州本区招生计划将会达到人,其中校额到校有人,“1+3”项目直升有87人,特长生10人,统招12人。此外,全市各区也会通过统筹二进行招生,总计划是人。

此外,今年国际AP项目计划招两个班,一共是80个人。学校国际项目有8位外教,中方教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他们都能够用中英文进行教学。通州校区的中外合作项目就是在本部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只是所在地方不一样,其他管理各方面都是一样的。

联系方式

-

官方网站:    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先后被教育部、北京市授予“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育人,培养学科特长生成绩显著”、“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络示范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全国培训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优秀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北京市科技示范校”等称号,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年获得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成为全国惟一一所入选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的普通中学。    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学生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人大附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创设了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涵盖语言与文化、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心理、活动与劳动实践、国际化课程等九个领域。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丰富的校本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校本必修课程有心理健康、创造发明、形体、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等。校本选修、大学先修课和研修课程有多门。其中外语类课程在原有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意大利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基础上,正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课程。同时,学校构建了一套“人工智能+X”中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打造了人工智能大课堂,开设相关课程超过20门。人大附中积极推动非遗课程进校园,迄今已经开设剪纸、曹雪芹风筝等课程。创办了“三高”足球训练基地,培养“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体育后备人才;创办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为在数理、语言、计算机、科技、创造发明、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开辟绿色成才通道,人大附中早培研修课程着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开设各个领域的课程达80多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人大附中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在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同时,人大附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优质资源“帮扶”带动教育均衡发展。在十多年扶贫帮困的过程中,人大附中先后合并西颐实验学校,建立人大附中分校,与北航附中深度共建;受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通州区、大兴区委托承办或委托管理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人大附中二分校(原蓝靛厂中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和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和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北京学校、人大附中北京经济开发区学校,另外,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人大附中杭州学校、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小学部已经开学招生,人大附中还先后与宁夏六盘山高中(人大附中宁夏实验学校)、河南新密中学、贵州毕节民族中学、延庆永宁中学、延庆一中、四川什邡中学、农大附中、恒大皇马足球学校帮扶联谊。人大附中给这些学校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有效地扩大了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年9月22日,在教育部、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挂牌成立了,这是北京市教育体制改革的创举,作为北京市教育体制改革实验校,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必将开展进一步的探索,为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大附中借力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6年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通过网络无偿为中西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联盟已经覆盖全国32省市,60多万中小学教师直接受益。同时,人大附中积极组织推进慕课1+1教学即双师教学,实现“由人大附中教师主讲,远程学校教师辅导”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多所全国连片贫困地区学校与人大附中实现同步上课。    人大附中创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为全国各地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教师。基地自9年成立以来,共举办10余次集中培训,培养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校长教师余人次。2年起,人大附中通过竞标连续五年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9项,其中三年匿名评估位列第一,共培训了来自28个省市区的名高中骨干教师,并通过人大附中国培网络平台,间接培养了名基层一线教师。年教育部启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项目,这是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校长培训项目。通过竞标,人大附中取得培养资质,成为八个培养基地中唯一一所中学基地,至年为全国培养了6位优秀校长。年,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承担第二期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通过竞标,人大附中联合总校从全国30多个基地中成功胜出,成为13个校长培养基地中唯一一所中学基地,基地将从年起至年,承担全国8个省市的8位名校长的培训任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简介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前身是年创建的京兆女子师范学校,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玉带河大街,紧邻新建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处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域,系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建设用地98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设计规模为60个教学班。校园景观引入大量的运河元素,建筑曲面轮廓线象征运河的碧波,整体融入了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科技校园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绿色建设的设计理念。为了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北京市加大统筹力度,推进人大附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利用通州现有办学资源,举办优质学校,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人大附中在市区政府工作部署下,年5月10日正式入驻通州区第三中学,组建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人大附中副校长刘小惠博士出任校长,市区政府,市区教委和中国人民大学大力支持学校发展。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办学特色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秉承和发扬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形神兼顾,内外兼修,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以爱与尊重为教育理念,以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在完善管理体制、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养、追求教育教学实效的过程中,努力寻求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空间,探索学校特色发展道路,使学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倾力打造适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上,加快统一步骤。与人大附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管理平台,老师们与人大附中名师同步备课,深度共享人大附中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社团活动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开设丰富选修课,为学生搭建素质教育大舞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体会成长快乐,孕育人生梦想。

█说明:本文由北通州编辑整理,欢迎转发分享

█来源:教育面对面、人大附中、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jy/6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