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云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这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像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边鄙陋国一统天下而又转瞬覆亡,成了自贾谊以来两千年士人最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秦从一个鄙陋小国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帝业,除了历史时势,当然有制度文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其早期发展的时空格局中有怎样的萌芽?在物质文化上有怎样的反映?秦的早期发展如何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得到合理的复原和陈述?
*文章节选自《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梁云著三联书店-6)。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秦本纪》、秦史与秦文化
文
梁云
《史记》是中国史学第一书,太史公是中国史学第一人。太史公的伟大,看《史记》的体例就能感受得到。《史记》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对这个体例,李零先生总结得很好:本纪相当于一棵大树的主干,世家相当于分枝,列传相当于枝叶。
《史记》中有《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三代基本是一姓一朝一个本纪,夏是姒姓,商是子姓,周是姬姓。唯独秦有两个本纪,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一个是《秦本纪》,一个是《秦始皇本纪》。问题马上就来了,司马迁创造了一姓一本纪的编写体例,为什么又要违背这个体例?都是秦的历史,它在统一中国之前和之后是连续的政治体,为什么要分设两个本纪呢?这是当代学者也在思考的问题。一般的理解认为,司马迁有他专门的用意,秦对司马迁的意义和夏商周不一样,而且超过了夏商周。秦对汉代的人来说就是近现代史,夏商周却是古代史;这对司马迁来说能不重要吗?秦的历史关乎汉王朝为什么能成立及汉王朝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所以,他对秦要做综合、全面的回顾和理解。
司马迁的理解分为两方面:秦统一前的发展是铺垫,就是《秦本纪》,写秦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渐变过程,大约五百到六百年的发展。始皇上台之后,历史发生了一个巨变,《秦始皇本纪》将之描写得非常细致,它分为三个小阶段:秦攻拔六国,秦统一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秦二世而亡。《史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