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大人才学院学员模拟上海市人大常

上海大学人才学院“走进人大”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主题活动已举办八年。10月30日下午,参与人员针对学员自主撰写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进行探讨,带着对民主意识的践行与思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体悟、对民生问题的关心与认识,走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人才学院结对导师代表,各学院专业老师、团委老师、学生骨干,辅导员代表,机关、直属单位的青年教师代表以及人才学院九期学员一共余人,共同参加了人才学院这一精品活动,感受了一次最深刻的民主教育。

前期筹备,议案撰写,力求合理专业

9月伊始,人才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对议案的征集。短短一个月,各学院同学和九期学员纷纷组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自主撰写了8份议案,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急救医疗问题、出租汽车管理问题、排水管理问题、高校“三公”经费透明化问题、地铁站“爱心通道”发展问题等等。

最终,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宣传处陆拯老师、冯丽华老师和宗原老师三位老师的专业评审,由九期学员RunningSnail小组撰写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脱颖而出,而这份议案也是上海市人大11月将会正式审议的议案。

随后,所有同学对《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针对细节问题反复推敲、不断完善,最终完成了一份合理专业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

参观聆听,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

活动当天抵达上海市政府后,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刚刚装修完毕的人民大厦陈列馆,更为直观地了解了上海市人大的发展历程。

进入市人大常委会议厅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处长李刚以凝练生动的语言为全体代表介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随后,代表们共同观看了《走进上海人大》专题片,对市人大的职能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工程师蒋晓峻为大家介绍会议厅及其会务自动化系统,让各位代表感慨于会议厅的肃穆神圣与现代化。

随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人院九期学员、通信学院14级本科生王嘉扬宣布模拟常委会会议正式开始。悉尼工商学院12级本科生王硕模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宣读了《关于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对条例制定的必要性、起草过程进行了阐述,对条例中的主要制定原则和内容进行了说明。在随后的审议过程中,所有“人大常委”、“人大代表”、“列席代表”就议案的修正进行了讨论发言。“代表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社会观察畅所欲言,就《草案》中的具体条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或赞同、或补充、或反对。

上海电影学院14级研究生林懿代表指出:“条例第二条鼓励社会参与急救事业,因此条例中可以有更多与此相关的详细规定,比如可以利用红十字会的宣传和带头作用,让红十字会参与普及群众的急救知识,组织群众参加社会急救培训,参加现场救护,并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民间资本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合作,共同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普及宣传。”

理学院14级本科生孙羿灵代表提出:“我同意条例第二十三条,因为我认为除了急救知识的缺乏外,当前我国院前急救面临的重要障碍,就是人们不敢救。而替获得合格证书并具有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提供“急救免责”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如在病人呼吸、心脏骤停的突发情况下,他们能把握那仅仅十几分钟的黄金抢救期,从而让更多不该终止的生命重获希望。”

美术学院14级研究生张逸萌代表提出:“针对本议案中第二十四条,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享有道路优先通行和停车权提出建议。首先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一条例,急救医疗工作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还建议在保证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救护车可以占用公交车专用道行驶以缩短路上时间以保证对患者的及时抢救。”

同时,“代表们”就急救医疗专项资金、急救医疗车辆如何确保安全、院前急救事业的管理模式等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讨论。无论是“常委会委员”还是“列席代表”,都结合上海急救医疗建设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对议案的修订提出了充分而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整个模拟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过程中,在场的“代表们”和“委员们”都对这份议案有深入的思考,在议案讨论的环节中都踊跃发言,为议案建言献策。

最终,本次会议以55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

点评交流,分享体悟,树立远大志向

整个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结束之后,同学们针对人大代表任命、社会民主意识培养等等问题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研处处长李刚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亲身的实践换来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大家的提问也更有针对性。

钱伟长学院14级本科生姜昱昊问道:“香港立法会投票表决议案时全部实行实名投票,我们的人大是匿名选举,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合理呢?”李老师回答说:“中国实名投票和匿名投票两种方式都有,适用不同的情况,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最大化的民主。在不同情况下的选择不同,不存在哪一种更好的说法。”

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们无不收获甚丰,体悟颇深。

理学院12级本科生李鑫同学说:“第一次这样深切的体会到所谓的‘仪式感’,原来桌面上每个名字背后都是21万人民的支持,原来人大在解决问题、切实落实中一直在改进,原来作为社会的一员真正参政议政、参与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会秩序制定中、真正代表背后的无数民众发出声音是这样的感觉,坐在座位上的每一分钟都很有分量。”

社会学院12级本科生张露思同学说:“依法治国不会是一纸空文,每篇成果前的繁杂和考量难以想象,几年的蛰伏换来此刻的顺行。虽然繁琐的条文有时令人无奈,执行、监督或种种不完善也依旧存在,但是一切都在努力,一切都在改变。”

钱伟长学院14级本科生王波涛同学说:“每一份议案的出现,从开始选择议题到最终进入人大会议厅审议,都饱含着每一位撰写人员的心血。在这次活动中,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背后的责任与压力。但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埋藏于心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作为一名代表,必须始终铭记自己的身份——21万民众权益的发言人。中国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方向,我们知道她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只能更加激励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自身,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就在于此。”

今年的“走进人大”活动结束了,广大师生都接受到了一次最为深刻的民主教育,这种教育是在课堂中、书本上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走进人大”的巨大魅力所在,感受民主,感受中国。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jy/1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