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考情分析导师分析参考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自我介绍

Hello~大家好,我是Layla,人大艺术学院的准研究生一枚。我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去年应届考研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专业,总成绩排名第三上岸。下面我就人大艺术学专业的考情为大家做简要介绍。

1

中国人民大学及艺术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国家首批“工程”“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的艺术教育事业溯源于年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华北大学三部,以及年复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年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是一所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学等多个学科、培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兼备的高端艺术人才的综合性艺术学院。艺术学院现有艺术学系、音乐表演系、绘画系、艺术设计系四个教学系,另设有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东方艺术研究所、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佛教艺术研究所、文艺复兴研究院六个研究机构。艺术学院招收绘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专业的本科生,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哲学院联合培养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2

报考优势

下面我从我择校的缘起角度总结一下人大的报考优势:

①院校优势:

人大是国内知名的院校,同时也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院校。人大拥有着强大的人文学科实力,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建设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全国第一,文科教学方面的实力相当雄厚。艺术学院依托人大的人文社科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近年来综合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②城市区位:

人大位于北京,北京是一座很有人文气息和艺术氛围的城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这里不仅坐落着故博国博等博物馆、还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等众多文化艺术机构,对于将来想要从事文化艺术行业的同学而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发展方向。

③报考难度:

人大的艺术学专业的评级不算高(B-),考试的题目也属于比较基础的,初复试公平公正,对跨考生友好,其中公共课成绩优异者在初试方面会占据很大的优势。

④招收人数:

人大艺术学专业每年统考录取人数在15人左右,招收人数多,上岸概率相对较大。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年实际录取人数18人,年实际录取人数15人,今后仍存在扩招的可能。

3

专业方向简介

艺术学专业(Z1)

A艺术史研究方向介绍

该方向下设“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中西艺术史比较”三个领域。以艺术史为基础,逐渐辐射到“大美术”范畴,涵盖建筑、雕塑、影像等。其优势在于有多个研究机构相支撑:如校级的“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级的“佛教艺术研究所”、“东方艺术研究所”等。集研究、教学和实践于一体,多年来为国内外培养了艺术史论方面的专业人才。

B艺术理论与批评方向介绍

该方向分为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两个领域。着眼于“艺术学方法论”和具体艺术现象层面之间的“批评方法”问题,在方法论、艺术原理、艺术理论及艺术现象等重大学术主题之间建立一个富于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层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批评素养,在面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艺术思潮和流派以及艺术鉴赏和批评等文艺现象时能按照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价值取向进行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C艺术管理与传播方向介绍

该方向主要有艺术管理与策划、艺术传播两个领域。主要培养中国艺术管理与策划精英,旨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向国际化、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强调艺术原创力与营销创新一体化,增强本土艺术管理与策划力和市场运营力。该方向将理论与实践、文化与技艺、专业与跨界相融合,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导师介绍

A祁小春教授(艺术史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书法史论研究;书法史文献研究;王羲之研究。

教授课程:书法史研究;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史论文献研究;王羲之专题研究;海外(日本)中国书法史研究等。

学术成果:出版专著七部,于中外学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馀篇。日文专著有《中国古籍の板刻书法》、《王羲之论考》,此外还有《中国書法史を学ぶ人のために》(主要撰稿人之一);中文专著有《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山阴道上:王羲之研究丛札》、《王羲之〈十七帖〉汇考》等。

B王文娟教授(艺术史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1、中外美术比较研究2、外国美术史3、色彩研究4、徐悲鸿研究

主要教授课程:西方美术史、艺术哲学、艺术概论、中国书画理论、中外美术比较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东方美术史》(副主编)。《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历程》(副主编)。《全球化与民族化: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主编)。《中国美术·世界语境:21世纪的徐悲鸿研究及中国美术发展(二)》(主编)、《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等。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艺术百家》、《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余篇。

C付阳华教授(艺术史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1、明清绘画史;2、地域美术研究;

主要教授课程:中国美术史、中国书画鉴藏

主要研究成果:著作《赵孟頫》、《明遗民画家研究》、《元四家》(合著);编著有《中国绘画经典(明清部分)》(副主编)。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集刊、《中国大学教学》、《中国书画》、《中国美术馆》、《艺术探索》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D张建宇副教授(艺术史研究方向)

主要教授课程:中国美术史、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等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艺术史、佛教艺术、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著作《枕带林泉——苏州园林之宅园关系研究》《汉唐美术空间表现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中心》等;发表论文《敦煌净土变与汉画传统》、《敦煌西魏画风新诠——以莫高窟第窟工匠及粉本问题为核心》、《海外藏河北金铜佛像举要》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传佛教雕塑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唐宋时期佛教经藏插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陕西寺观建筑艺术调查与研究”等;

E马躏非副教授(艺术理论与批评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术史、中西美术比较

主要教授课程:外国美术史、外国美术专题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在《美苑》、《中国书画》、《台湾辅仁大学学报》等海内外期刊先后发表《禅宗思想对董其昌艺术理论的影响》、《明中叶文学思潮在董其昌艺术中的体现》等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董其昌研究》、《人性与神性——西方美术历程》(主要作者之一),年在台湾辅仁大学举办的“纪念包豪斯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以论文《材料研究在包豪斯基础教学中的发展和作用》做重点发言。

F李笑男副教授(艺术理论与批评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1、西方美术史方法论2、西方现当代艺术3、影像艺术理论与批评

主要教授课程:西方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现代艺术思潮、西方现当代艺术、西方美术史方法论、摄影史、影像艺术史等。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作为观念的影像——西方当代影像艺术探源》;《消费主义时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寓言——中国当代艺术考察报告》;译著《艺术史的语言》;《莫兰迪的艺术》等。并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世界美术》、《艺术评论》、《画刊》、《艺术与设计》、《中国国家美术》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G黄隽教授(艺术管理与传播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双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金融。

黄隽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是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金融研究中心访问博士。

黄隽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大课题主持人。主持多项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与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金融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智库成果、市场评论等科研成果丰硕。

H顾亚奇教授(艺术管理与传播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艺术策划、影视文化和媒介批评。

主要讲授课程:艺术概论、传播学、专业写作、视听节目创意与策划、纪录片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曾获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参与中宣部牵头的多部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系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等多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的撰稿、策划,参与主创的多部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金鹰奖”、“华表奖”等,迄今担任策划/(总)撰稿在央视播出的电视作品逾12部、80余集。

I武洪滨副教授(艺术管理与传播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美术历史与批评、现当代艺术理论、绘画理论与批评、艺术管理与策划。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学重点项目(子栏目)等;出版专著《当代中国艺术博览会研究》、《中国艺术博览会二十年(-)》;《对话写意:中国当代油画家对话集》(编著)、《印象派风景画大师》(主编)等十部;于《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民族艺术》、《艺术评论》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策划的主要展览:第九届佛罗伦萨双年展中国艺术展、“BetweenWorlds”——当代国际艺术研究展、“文艺复兴在东方”主题艺术展、“后东方学”——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ArtCapital”等。

J刘洁副教授(艺术管理与传播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现当代艺术作品研究、音乐文化研究、艺术数字人文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音乐分析与评论、数字人文、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等。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贝里奥音乐戏剧迷宫Ⅱ及其相关音乐分析研究》,较早提出以跨学科方式研究先锋派音乐家贝里奥。致力于拓展以交叉学科视角研究现当代音乐家及作品,代表论文包括:《“记忆未来”:贾国平万壑松风的视听景观分析》;《贝里奥新人声作品中多元化的文学语言》等。创作艺术作品《祖国正是春天》。受邀请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言主要包括:“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暨第22届‘磬’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组织“‘超数字’国际学术沙龙”会议;策划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及基于音乐会演出的学术圆桌《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专题研讨会》。

5

报考信息统计与分析

A初复试考试科目及情况

初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

③艺术概论

④艺术史论

复试科目

①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分,考试时间1.5小时

②外语笔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1小时

③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口语、听力):其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

总成绩组成

初试成绩原始满分∶初试成绩折合满分∶总成绩中初试成绩权重∶50.0%

复试成绩原始满分∶复试成绩折合满分∶总成绩中复试成绩权重∶50.0%

(备注:20年、21年受疫情影响高校调整为网络复试,复试分值占比有较大变动,预期22年复试疫情影响较小,恢复传统现场复试可能性较大,以上关于初复试成绩组成部分内容均参考19年情况)

B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

C报录比情况

人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jy/11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