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学堂藏在你身边的中药荔枝核

北京重点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412/8839620.html

中医

大学堂

荔枝核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

之前,介绍了玉米须、丝瓜络等中药,这些中药原材料在生活中大多被丢弃或另做他用。而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这味中药,它正是苏轼笔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夏季时令水果——荔枝的核,即荔枝核。

中药小知识

1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成熟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炙用。用时打碎。

药性

辛、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4.5~9g。或入丸散剂。

古籍摘要

《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

《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

《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临床应用

2

疝气痛,睾丸肿痛

荔枝核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

《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的荔核散,就是荔枝核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而疝气内消丸则是荔枝核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两种方剂都能治疗寒凝气滞导致的疝气痛、睾丸肿痛。

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荔枝核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景岳全书》中记载的荔香散,就是由荔枝核与木香研末服,用来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久痛。

若将荔枝核与香附研末服,则可以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导致的痛经及产后腹痛。

现代研究

3

化学成分

荔枝核中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3-羟基丁酮等,还有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荔枝核中含有的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有降血糖作用。荔枝核水或醇提取物、荔枝油均有一定的调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

小小的荔枝核,竟有如此强大的功效。生活中的“边角料”也不容小觑哦。荔枝核虽好,但需要注意不能直接食用哦,小心堵塞气管!!!夏天是吃荔枝的季节,但也不要贪多哦~荔枝核药性歌诀如约而至啦~

荔枝核温,

理气散寒,

疝瘕腹痛,

服之俱安。

中医大学堂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丝瓜络

-08-10

中医大学堂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小茴香

-08-09

中医大学堂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玉米须

-08-08

中医大学堂

藏在你身边的中药:青皮

-08-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jy/10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