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的基本范畴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
二级学科设立仪式成功举办
编者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专业从民商法分离出来。这首先意味着从年开始,社会法将以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此举开创法学学科体系的先河,推动全国社会法学专业的独立化、学科化,促进社会法基本范畴与理论的深入研究,影响深远。
人民大学社会法主要有林嘉、黎建飞、郑爱青等老师为主力,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法等等。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法学科建设和社会法法治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法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的完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于年4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国际会议厅举行“社会法的基本范畴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设立仪式。来自中国法学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众多国内知名社会法学专家汇聚一堂,就社会法的基本范畴与学科建设问题开展交流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开幕式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成立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黎建飞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张鸣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司长芮立新,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部副部长张瑞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分别致辞。
张鸣起会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法学会和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为社会法研究事业和设立社会法二级学科做出贡献的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社会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既关系到经济和民生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一体化建设,对社会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张鸣起会长认为人大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是中国社会法界的一件大事、盛事,他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院在社会法学科建设中的先行者地位,以及对社会法学教育起到的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此外,张鸣起会长从法学会的角度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一是抓好社会法学科的方向建设,二是加强社会法学科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三是提升社会法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最后,张鸣起会长展望了社会法学科的未来发展,并预祝此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郭林茂主任在致辞中首先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表示祝贺。他表示,社会法作为新兴的部门法,起步较晚,尚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立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是一种前瞻性的工作,也是一种社会担当的精神。其次,郭林茂主任就社会法的基本范畴发表了几点建议。他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社会法的基本范畴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处理与其他部门法范畴的关系,二是要考虑社会法的基本特征,三是要遵守社会法的基本原则。接下来,郭林茂主任对全国人大法工委社会法室的大致情况和主要工作任务做了基本介绍,并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社会法学科的发展和社会法治体系的完善。
芮立新司长在致辞中首先对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表示祝贺,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其意义首先表现为社会法在理论和实务层面的必要性:一是社会法学科是我国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二是社会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三是社会法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其次,芮立新司长认为社会法二级学科的设立意义还表现为其具有可行性。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我国法学研究的重镇,力量非常雄厚,社会法方面人才济济。他对社会法学研究提出如下几个建议:一是要兼具广度与深度,二是要兼顾宏观战略思考与微观技术研究,三是应当怎么治疗皮肤白癜风广西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