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
28日下午,我国首部民法典表决通过,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出台对我国法治建设有哪些深远意义和影响?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接受了“政事儿”专访。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
民法典之外,仍然会有一些单行法继续存在
政事儿: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要对所有民事行为作出规范。面对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民法典共设置了条。本次大会审议前,有网友担心,条哪够啊?恐怕、条都不够。那么目前这条,到底够不够?
王轶:如果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项都一一地罗列出来,每一个事项都在民法典中给出具体的答案,不要说是条,1.26亿条也都是不够的。民法典有一些相对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规定,比如总则编设置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项、一些争议和纠纷,在民法典上找不到具体答案,那么允许裁判者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具体情形,去寻找裁判依据。所以不用担心,我们总能够在这部法典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民法典在民法和商法这一部门法中,处在最为基础、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地位,但我们绝不是只靠一部民法典来包打天下的。民法典之外,仍然会有一些单行法继续存在。比如知识产权法,就没有进入到民法典中。所以调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等法律关系的单行法,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等等商事领域的单行法,都会在民法典之外继续存在。而且,即便民法典正式施行后,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民法典之外,制定一些单行的法律,去回应那些需要去做出回应的具体问题。
这部民法典应当是人类文明特殊历史时期具有典范意义的民法典
政事儿:编纂一部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启动编纂之前,就有法学家提出来,力争编纂一部“全世界最好的民法典”。现在民法典已经出台,您对这部法典有哪些评价?
王轶:这个提问,让我想起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前辈民法学家,已故社科院法学所谢怀轼先生。谢老生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我们制定出来一部全体中国人的民法典的时候,那就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再次攀上了历史的高峰。现在回想谢老所说的这句话,我觉得真是非常有历史的远见。我们今天所编纂完成的这部民法典,当然不是拿它跟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一比高低的,但必须看到,跟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这两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相比,我们的民法典有自己的特点。
年的法国民法典,制定于人类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它是这个阶段最具有典范意义的民法典。年的德国民法典,是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相对比较成熟阶段,制定出来的一部民法典,在这个阶段具有典范意义。我们的这部民法典,编纂于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换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这部民法典应当是人类文明特殊历史时期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民法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想对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人民来讲,无论给这部法典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民法典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