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天北京陆续下了不少雨,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知道各位人大er是选择用厚衣服物理抗寒,还是选择用爱发电取暖呢?对于像小研一样的吃货来讲,即便天气变冷了,秋天也还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放开吃的理由,那就是——要贴秋膘咯~关于这个习俗,著名文(chi)人(huo)汪曾祺老先生曾写到: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小研十分具有考证精神地上网搜索了各地贴秋膘的习俗,发现不止是北方,南方也有类似的习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大部分北方地区:包饺子。饺子可以说是北方人民最热衷的食物之一了,人们习惯于在节日、假日甚至是任何值得高兴的日子里包一顿饺子。一家人分工明确,和面擀皮的、切菜调馅的、封口下锅的……用薄薄的皮儿裹住满满的馅儿,简简单单就能煮出一锅幸福来。
北京:吃秋,吃烤肉。传统的北京烤肉用的是一种做炙子的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劈材,上面平平摊着切成薄片的羊肉,佐料是在大碗里拌好的酱油,香油,料酒和大量的香菜,顾客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
天津等地:吃瓜(对你没有看错,天津人民果然有个性)。当地管这种习俗叫做“咬秋”,和江南地区的“啃秋”一样,人们相信秋天吃些瓜类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说的便是人们在立秋食瓜,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山东莱西地区吃“渣”(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也是为防痢疾,可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此外还有杭州食秋桃,内蒙吃秋宝,广东食腊味,四川喝秋水等等习俗就不一一列举了。看了那么多,大家是不是有些跃跃欲试了?
别急,让小研告诉你在人大贴秋膘的正确姿势,我们快快走起吧!
第一站汇贤饺子
静园汇贤超市里的饺子可以说是大隐隐于市的美食了,皮薄馅大说的就是它没错啦!八种馅料随你搭配,还有香醋辣油任君挑选哦!不过这里小研要友情提醒一下,因为生意火爆,大家去的时候尽量避开人最多的时候,不然就有可能要排一排长队啦。
汇贤饺子
汇贤饺子
第二站西区食堂老北京酱肉集天烤猪蹄
学校里没有烤肉,吃些酱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西区北侧的酱肉窗口常年供应各种油亮亮香喷喷的熟食,笑眯眯的窗口大叔刀工了得,来一方红烧肉还是切二两猪肘子都随你!集天食堂的烤猪蹄在人大可谓是无人不知,烤的酥脆的外皮上均匀地撒着芝麻,香而不腻,甜而不厌,小研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流口水呢。
猪蹄
酱肉
冰糖葫芦也是一种季节性的食物,这不,秋意渐凉,品园超市糖葫芦也悄悄上市了,个大饱满的山楂裹上晶莹的糖衣,有的还夹着豆沙或糯米的馅,果断是开胃消食的最佳选择!如果你不喜欢山楂,圣女果糖葫芦、什锦水果糖葫芦也是各有各的风味呢。
糖葫芦
第三站东区风味食堂羊杂汤
秋日宜进补,食补不如汤补,风味食堂的羊杂汤量大味鲜,羊杂煮的很嫩,粉丝软滑,一勺辣椒洒下去,羊汤的鲜美混着辣椒的香气扑面而来,热气腾腾地吃下肚去,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惬意死啦!
第四站北区食堂附近夜宵
寒夜渐长,何以解忧?唯有夜宵。北区食堂附近隐藏着许多小吃,每晚九点后便有无数饥肠辘辘的吃货集中到此,也成为了人大的一方独特夜景。烤冷面是北区夜宵中的佼佼者,每来必要排队,如果你等不及,旁边的鸡蛋灌饼、油炸里脊也是不错的选择。食堂门口的煎饼摊也是人大同学的心头好,想吃甜品的话,同一窗口卖的双皮奶和炒酸奶也很棒哦。
烤冷面
摊煎饼
说了这么多,各位看官是不是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吃货之魂了?那就赶快叫上小伙伴,一起去探寻人大校园里的隐藏美食吧!不过小研最后还要再提醒一句,吃吃吃的时候也要记得适当锻炼,才是最优雅的贴秋膘姿势哦~
(最后附一个彩蛋~)
策划:万万
文字:万万
摄影:冬阳、井木、芳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