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原来人大校园这么有料你应该这么逛逛

在一连串的高冷文章发布后,我想到了我的逗逼老同学三俗侠,问他能否有空给静观旅游的读者们分享篇游记。他想了想说:人大游记行么?并说周末他一定亲自去一趟。今天我们收到他发来的人大自由行记录,篇幅较长,各位同学看官耐心阅读,总有亮点。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三俗侠的人大一日游

“刻章(zháng),办(bán)证儿,要盘么…..”若干年前,只要听到这吆喝声,就知道帝都的“黑科技中心”——中关村到了。那些年,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知道,中关村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叫做“人大东门”,从这里开始,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英雄母亲”抱着不知谁家的小孩儿徜徉在天桥上、街道边,嘴里哼着名为《刻章办证卖盘》的催眠曲,这是世界上最简单,最有效的催眠曲,她们怀里的孩子从来不哭不闹,熙熙攘攘的行人听到这细腻的曲调,往往都会驻足了解一二…….

许多年过去了,人大东门的“母亲们”已经绝迹,手中25元办的学生证已不知到哪里去“注册”,社会治安一片大好,只有“人大东门”依然低调地立在那里。的冬日,“人大一日自由行”就这样开始了,站在东门,我不停默念:我没有来过人大,我没有来过人大……

作为一所宇宙一流大学,人大的正门是有些寒碜了,除了不甚明显的“中国人民大学”一列小字,没有任何其它标识,没错,连个校徽都没有!嗯,这一定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意思。

带着敬畏的心情进入,一块篆刻着“实事求是”的石……巨型吮指原味鸡占据了我的视野,寻思良久,“为什么一进门就看到一块刻着实事求是的原味鸡?”我严肃的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迅速解答的问题,它值得每一名人大学生花上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参悟,当四年的大学生活把你打造成一个吃货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原味鸡”身后是一个空阔的小广场。每周五的夜晚,这里都会发生一个叫做“英语角”的群体性事件,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年轻小伙儿(基本都不是人大的)讲着南腔北调的“英国历史”,意图以此勾引人大的好姑娘们,最后他们会惊喜的发现,这些姑娘也基本都不是人大的......

沿着干道向南走去,便可以看到人大的老字号“春华商店”,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闻名遐迩,充满“英伦风”与时代气息的人大校徽,如果你没有感觉到上述这两个特点,我可以负责任地提示你:请紧盯校徽中的三个小人儿,然后大喊一声:同学,你的肥皂掉了!

至于这一间小小的春华商店,说起来像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民族兴衰史”,10年前,在“厚着脸皮的禽兽集团”(史称“厚禽集团”)的协助下,外强“物美超市”登堂入室,取而代之,广大学生键盘侠在人大BBS上发起了“抵制物美,还我春华”的抗议活动,不幸的是,直到这批学生毕业,也没能见到“春华商店的伟大复兴”。相信现在的在校学生大都不知当初那场“腥风血雨”,在嘲笑商店内的各种山寨品牌和它土气的名字时候,殊不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华的再起,是一场“人民斗争”的胜利。

紧邻春华的是当年人大男生最引以为傲的宿舍楼,它充满了“文艺复兴”的气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是每一名人大学生出门在外的谈资——简单讲,这是一栋男女混住的宿舍楼!人大东区的宿舍楼普遍居住条件较差,在校内顶着“东风破”的名号,但这里确是很多刚刚入学的男生艳羡不已的地方——直到三年后放着六张床的男生宿舍住着十二个人的时候,邪恶的男生们才会暗笑自己当初的年幼无知。但此时,它已是一幅破败的景象,驻足良久,却不见当日的熙熙攘攘……

怀着一丝唏嘘,沿路继续西行,经过了充满阳刚之气的小足球场,终于来到了这所知名学府的“学术重镇”——东区食堂!它集“学生基本大伙餐厅”(谁能给我解释这句),“全日风味餐厅”、“东区食堂风味餐厅”三位一体。基本大伙餐厅无需多讲,自是大江南北一刀切的“食堂菜系”,每每临近大考,早上的这里总会出现左手捧着豆浆,右手拿着笔记专心苦读的“莘莘学子”,学术气氛蔚然成风……

推荐饮食:进门饮料吧的奶茶,真是用三元鲜奶做的良心货,现在还有么??

全日风味餐厅:这里的风味“介乎于大锅菜与小炒之间”,至于是怎样一种水准,还请各位买份盖饭自己品尝。在这里,请专心的吃饭,装B的不要,否则一阵寒风吹过,照片还没上传朋友圈,饭菜里多了几片枯叶与尘土,真的只能呵呵了……毕业前记得和这里收费的大叔合个影,大叔在这台收银机后面站了十几年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于东区食堂风味餐厅,我只说一个字:宫爆鸡丁!

顺便问一句,在人大生活了四年的同学们,你们坐过东区食堂的电梯么?

徐徐向前,来到人大的第一栋现代化教学楼——“学渣的坟墓”——公共教学一楼,最震慑心魄的,是其一层的“人大教室”,如果期末考试“有幸”被分到这里,请节哀,一人坐一行的安排,阶梯教室的格局,想想也是醉了……这里有个叫做漫咖啡的鬼地方,只听名字,一股资本主义的腐朽之风扑面而来,亲爱的同学们,不要去啊……

回头一瞥,发现一个叫做高丽大学会馆的建筑,这个名字起的好啊!我历史知识匮乏,一股当年天朝殖民地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其实人家高丽是独立政权)。先不管这些了,进去看看,有张告示:韩国留学生XXX由于殴打爱尔兰留学生XXXX,剥夺其在高丽大学会馆的居住权……和棒子沾边的地方真身奇怪又好笑呢。

地下有个一层神马安邦咖啡,环境不错,每日有特价,还有固定时段买一送一。

继续向西,原来的上海城隍庙小吃变成了留学生食堂第一餐厅,留学生不多,基本都是中国学生,推荐的还是一个字:鸡腿儿饭!留学生食堂第二餐厅也在这里,这里留学生多一些,各色人种一应俱全,不知道是不是更正宗一些。希望“厚禽集团”努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专坑某些留学生的地方……

五十米开外,已是“南区食堂”的领地,也许是为了避税拿补贴,人大的老牌儿劲旅“集天小吃”也挂上了食堂的抬头。这家餐厅管理规范,与时俱进,在人大多年屹立不倒,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这里价格略高,但也算货真价实,推荐这家的烤鱼,感觉比较干净。另外这里办充值卡经常有活动,如果经常来吃,办一张不后悔,而且人家的卡高端大气上档次,光看正面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

背面露馅儿了

集天隔壁是大书房咖啡,貌似是一家卖情怀的咖啡馆,文案是支柱,鄙人屌丝一名,不喜出入咖啡厅,所以不知道推荐什么……

铁丝网后面的是人大游泳馆,脚疼懒得走过去,设施完备,凭学生卡价格低廉,受不了公共澡堂的味道、怕捡肥皂的白富美高富帅洗澡记得来这里,新交的女朋友也记得带她来这里,看素颜……

没走两步,是一个叫做“八百碗”的小食堂,没什么特色,不知道八百碗是八百碗什么东西,并且我深刻怀疑每天是否能卖出去八百碗饭食……

回身看去是人大标志性的建筑世纪体育馆,它见证了当年人大篮球队最辉煌的几年,并且是该区域内唯一的公共厕所所在地,里面没好吃的,不进了……

发现了对面的涂鸦墙,拍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同行的人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继续前行,途径人大篮球场,据李大象同学介绍,这里号称北京的“洛克公园”(RUC谐音),每当夜幕降临,球场的大灯会将这里彻底“点燃”,海淀区的各路好手齐聚于此,不服?来战!日日轮回,诞生了许多“凄美”的崴脚场面,当年那个戴白手套的“勾手老大爷”还健在么?

此处远远望去是“西区食堂”的势力范围,西区食堂当年号称“人大最难吃食堂”,如今一家叫做“蜂尚”的高端品牌的进驻让这里显得灯火通明,没去过,个人不看好,毕竟是最难吃食堂的底子,再加上英明伟大的八项规定,拜拜吧!

辗转间,又到了一个貌似逼格很高的地方,站在小露台上,刺眼的阳光差点晃瞎我的钛合金狗眼。

想想夏天的傍晚,独自坐在铁艺的椅子上,单手托腮,眺望着远方的样子,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这时耳边响起了陌生的声音:姑娘,别挠了,六神花露水,20一瓶,来一瓶吧......

逼格的传染力是很强的,边上一个教授餐厅都能翻译的这么高大上!

顺势前行,来到了人气很旺的京港连线茶餐厅,听名字还挺高端,实际非常接地气,“点快餐自取,点小炒服务员给上菜”的模式很“嫌贫爱富”,推荐这里的砂锅系列,“砂锅鸡块”味道好,一锅吃顶你!为什么没有正宗的港式特色?这种环境您就别想了,人家叫京港连线,这条线上的都有,线那头的不怎么有……

这树兄真是会长,位置选的正!

穿过几座平房,视野豁然开朗,人大文科“集大成之地”明德广场到了!真有一种第一次去天安门广场的赶脚,如此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然,走到近处细细观赏也无不可,只是如果运气不好被天上掉下来的瓷砖儿拍了脑袋就不划算了……

明德深处是如论,如论大讲堂这个名字起得很讲究,但是读起来很拗口,怎么办?请和我一起纠正发音:如轮儿!(是不是感觉七窍通畅了?)如轮儿大讲堂是北京各大高校为数不多的一流……3D电影院之一。“皇(tong)上(xue),请忘了那个叫“华星”的姑娘,以后都来找“如轮儿”吧,咱们这里环境好,片子新,关键是价格公道啊!25元看3D电影儿,您可着北京城找去!

明德虽好,但此处压迫感太强,欲速速离去,不经意间来到了北区食堂,当初北区食堂是“基本大伙食堂”中的翘楚,去吃顿饭都有一种优越感,说出来底气都足。著名的就业中心在这里,总有一些不靠谱儿的企业来这里开什么宣讲会,今天好像是个卷烟厂......

大学特色之一宣传栏就在不远处,这阵仗,处女座,伤害你

有一种全都撕下来的冲动

充分利用,不留死角

我就是来找茬儿的,怜包,怜你妹啊!

少见多怪之学了个新短语:“老师直租,女生小间”

附近的女生宿舍楼的水壶阵(请各位人大的同学告诉我,这是群芳斗艳?水壶哪家强?我的小水壶,时尚时尚最时尚?)

感到了一股森森的怨念,同学,你若有意,快联系我三俗侠,朋友们帮你众筹一个新的......

遥望远方,似有一片静谧处,正是诸子百家园(晚上这里叫诸子百对儿园),此时正有年轻人三五成群地练习江湖绝学“军体拳”,歇息片刻,也是看得入迷了,同时脑补了一下“路遇劫匪,拔刀相助,打了两套军体拳,被捅15刀”的场景……

诸子百对儿园的“好邻居”叫做“一勺池”。

都说北大有未名湖,人大也有一勺池啊!呵呵,虽然池子不大,但起码冬天可以“冰上把妹”了,到时候可以让那些滑滚轴的知道自己有多low,这不,正好一月了,想必一勺池现在已经,已经…….

对面,是人大体育场,免费对学生和社会人士开放,傍晚来这里跑步最好不过了,温馨提示:跑步就是跑步,别多想,见到栏子别模仿刘翔……

在旁边的环境学院外发现了奇怪的东西

老师,您在窗口摆个和空调一样大的马是几个意思?

隔壁校友之家,落款还在,证明他老人家还好......

穿过一片破旧的居民楼,出现了一家奇怪的商店,跟周围环境不和谐。推荐这里的煎饼,6元一个,比大街上贵,不合常理,但是吃了就知道好;另外,这里有个快照店,里面的大姐技艺娴熟,祛斑祛痘,还能PS发型,服务打满分!

左拐右拐,在在一四周空旷处,一幢牛比哄哄的建筑轰然入目,号称是图书馆,真有一种藏尽天下书的气魄,旁边还“偷偷”藏了个国学馆,进去上个厕所吧!

从国学馆低调的小门鱼贯而入,被它气派的大厅吸引了,压制着膀胱君的不爽,阅读了《大学》,结果一眼就发现了两个错别字!我特么真是太机智了......

浑身舒畅后,不远处便是中区食堂!还有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汇贤食府。话说当年流传着一个故事:某位校领导在汇贤请客吃饭,结账的时候被账单下了一大跳,打电话把厚禽集团老大拎过来结账……客观地讲,现在的汇贤是个不错的聚会场所,请客吃饭算是有面,价格适中,老师们经常来哦。(当年还有个叫知(zi)味(wei)苑的馆子,风平不错,不知道哪儿去了)

中区食堂对面的水穿石也是人大老字号的提升逼格好去处,当年在校内可谓“唯我独尊”,冬日的下午,带上一本《青年文摘》,点上一杯热咖啡,打开精美的记事本,摘抄几句心灵鸡汤,朝窗外望去,霞光拂面,整个人都升华了……逼格levelupupup……

水穿石隔壁,便是去年曝光度第一的人大第一西餐厅,菜单很仗义地立在门口,不知道现在学生们的钱包进化到了什么程度,总之是先看好价格,您再决定进不进门,别稀里糊涂带妹子进来了,一看菜单抓耳挠腮。菜单旁边的车很扎眼,时刻提醒着,没个几斤几两别进......

温馨提示:借个学生证,有学生套餐,值得一试

从身后绕过,是另一家“历史悠久”的超市:紫藤园超市,推荐里面的八宝甜粽子(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超市对面,停着几排崭新的自行车,充分说明人大的治安良好,偷车党已不复当年之勇。

那森林深处正是“一人喜,千人忧”的修炼圣地:晨读亭。如果入学的时候有幸住在东风破,赶上这么一位主儿,也是上大一,恭喜你,四年不用上闹钟的好日子在等着你!

转身而出,发现已经回到人大东门,天色已晚,这浅尝辄止的“人大一日自由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此次粗陋的人大之行定有大量遗珠未能领略,但过程已十足丰富。相信每个在这里生活4年、6年甚至更多的人大人,都留下了自己故事,随着学校不停的演变,记载着无数故事的地点也许哪天就不见了,常回人大看看,莫让最好的青春记忆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

另:上期有同学反映“八百碗”餐厅的宫爆鸡丁是当家菜,我一直认为只要是同学们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作为一名尝遍帝都各路宫爆鸡丁的吃货,下次一定来一发“东区风味宫爆鸡丁VS南区八百碗宫爆鸡丁”的全方位报道......

全文完。

——————————————————

人大商学院EMBA

回归教育本质

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合适的人

造就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国栋梁

点击右上角图标“...”→查看







































北京白癜风专科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gm/1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