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80人大二人大的8大办学地点

以为咱们人大就只在海淀有这么一个校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从陕北到河北,再从北京到苏州乃至深圳,到处都可以发现人大的身影。快快跟着小编坐着时光的穿梭机穿越过去和未来,一起探索遍布大江南北、“无处不在”的人民大学吧!

9

陕北公学(年9月创立)

办学地点:延安杨家湾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毛泽东

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会上决定创办陕北公学。

从8月末的决定创办,到9月初的正式诞生,极短的时间内,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的陕北公学就这样在烽火年代的延安杨家湾正式创立。

虽然办学地点的条件非常简陋,甚至需要师生们挖窑、砍柴、种粮、纺线来亲自解决办学所需的物资。但是“艰苦奋斗”的陕公校风也从此铭刻在了每一名从这里走出的学员身上,他们走向了抗战的最前线,走向了新中国建设的最前沿,树立起了一座座伟大的丰碑。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果要寻找人大的办学初心,那么请记住杨家湾,请记得那些人大的先辈们所毕生秉持的信念与理想。

10

华北联大(年7月创立)

办学地点:河北阜平县城南庄

“你们到前方去创造根据地,不但要争取民族的解放,而且要争取社会的解放。”——毛泽东

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组成“华北联合大学”,认为是培养各种干部、坚持华北敌后抗战。

7月12日,联大余人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翻越吕梁山、云中山,于9月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的城南庄。

这里位于两条河流的汇流处,地形开阔,树林茂密,三五天便有热闹的大集,联大便分散在附近几个小村庄正式开课。

华北联大是在敌后开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她历经数次“扫荡”,在浴血奋战中师生也有不少牺牲,但最终,学校却在斗争中不断发展,成为了敌后斗争的一面旗帜。

11

华北大学(年8月创立)

办学地点:河北正定县

“我们是新文化的先锋队,要掌握最进步的科学艺术……”——《华北大学校歌》吴玉章作词李焕之作曲

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建于年的天主教堂,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教务长。华北大学的师资配备,在解放区的学校中无疑是最高规格的。

当时的学习十分紧张,条件也很艰苦。学生们用的笔记本,都是黄色的粗纸,自制的。学校里还有一个土工厂,钢笔水是煮槐树豆做的。而每天早上扭秧歌,是华北大学的传统节目。

学校的一切都自制,墙上挖个洞,放个碗,里面有点儿油,插上灯草,就是比较好的照明灯具。白天上课,晚上整理笔记,笔记本由自己拿线缝,这样的求学经历,确实对学生们的影响很深。

华北大学,成为了当时广大进步青年向往接受革命洗礼的红色圣地。

12

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年10月3日开学典礼)

办学地点: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型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刘少奇

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的开学典礼在北京铁狮子胡同1号的原北洋政府海军部、段祺瑞执政府隆重举办。

这里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区之一,每到毕业季,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都会吸引大批的人大毕业生前去拍照留影。

而开学典礼举办的日子10月3日,也成为了人大校庆的纪念日。从北洋政府的要害部门,变为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的校区,这一办学地点,也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

13

中国人民大学主校区

办学地点: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大学校训

我们亲切的称呼这片校园为59号大院,无数地标性的建筑不仅伴随我们度过了极富意义的求学历程,也成为了人大精神的一种象征与载体。

从明德楼到世纪馆,从公教一的阶梯教室到公教二门前的草坪,我们走过、看过、爱过,最终铭刻下永难忘怀的人大情节,并带着这样的一种别样情节,从这里,走向全世界。

14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年9月4日创办)办学地点: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号

“人民,人本,人文。”——中国人民大学办学理念

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人民大学国际化的窗口;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国际化拓展与提升的重要平台。

人大在这片江南的校园,连通着南北,也连通着世界。

15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预计年开工建设)办学地点:北京通州区潞城镇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宗旨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将着眼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大局,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示范校园,力争成为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创新典范,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做出贡献。

在建设完成通州校区之后,人民大学必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16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年4月27日签署合作备忘录)

办学地点:深圳宝安区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将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优势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开展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科研平台和社会服务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将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本部同等的质量标准办学,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统一的学历、学位证书。

学校过渡校区拟于年9月开学,将有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少量博士研究生在宝安就读。新校区计划于年9月投入使用。深圳校区将力争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人以上办学规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体,建成高层次培训和高水平智库为特色的研究实践平台;经过十年左右的建设周期,实现全日制在校生人的本硕博一体的办学规模,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培养并重的总体办学目标。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人大办学地点的变迁,见证着这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但我们懂得,无论有怎样的改变,不变的永远是人大人世代相传的精神与信仰,是我们对这所大学无限的希冀与期望。

END

文:燕浏翔、编:冯馨雨、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回顾:

揭秘80人大(一)

人大少女带你逛八处人大清新之地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1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