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文学历史哲学国学教授走进人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m.39.net/m/a_4325867.html
“我思,故我在。”爱思考、有情怀的你,是否渴望与大学教授一起谈古论今、遨游思想的天空?同时,提前了解心仪的大学专业,为自己做好未来发展的规划?本学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的十几位专家、教授将走进人大附中,面向高中生联合开设为期12周的选修课《明德人文导学》。通过某一切入点,开展经典、前沿、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大家了解大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领域,发展前景,拓展研究视野,涵养学术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报名范围:人大附中高一、高二学生。报名方式:详见教务处选课通知报名时间:9月11日(周六8:00)-12日(周日14:00)温馨提示:自主选课,人数有限,先到先得。

文学:品读经典,含英咀华

语文学习关乎一生,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文学经典是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淘洗而成的,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文学方面的三次课程将以古典诗歌、现代小说和散文为例,以研究性的视角和学科前沿的动态眼光,重新打开那些已为大家熟知但仍需沉浸醲郁、含英咀华的文本空间。主讲教师徐楠,文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有关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

宋声泉,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历史学: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学三讲,内容包括《历史学是什么》、《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考古学》、《幻灭的“例外论”:我们为什么需要世界史》,带你了解:历史学,是智者的学问,是有温度的学问,是有用的学问,是有趣的学问;考古学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它不等于探险、收藏与盗墓,而是对人类出现以来的全部人类历史的探索;当我们真正进入世界史的学习后,会发现那将是打破既有思维范式的契机,是思考人类与世界深层历史的必经之途,也是走出层出不穷的狭窄例外论的一扇大门。

主讲教师

姜萌,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李梅田,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时期考古、美术考古等。

侯深,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学者。

哲学:带你思考“第一问题”

哲学三讲邀请每一个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灵参与其中,思考“第一问题”。《哲学是一个动词》一讲,带你了解哲学的本质,它帮助我们逐渐“打开”既定的思维模式,“看清”事物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理解”宇宙之浩渺和人性之复杂;《权力的游戏:合法性问题》一讲,带你思考何为政治?而政治又何为?一个社会可不可以没有政治生活?《为什么劝学?中国哲学的提问与反思》一讲,带你探寻古代先贤是出于什么样的关切而有了《劝学》的论说?《劝学》如何与自我认识相关?又如何形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主讲教师

周濂,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先后担任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田洁,哲学院副教授。先后执教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领域包括行动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

李记芬,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和宋明理学。

国学:走向大一统

以“走向大一统”为专题,包括《从附庸到帝国:秦朝崛起的考古学考察》、《书同文:秦朝文字政策的语言文字学考察》、《焚书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文献学考察》三讲。从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尝试讨论秦发展壮大的道路到底如何?原因何在?“书同文”意欲指称何种国家行为?其内涵和效果如何?“焚书”的范围有多大?为何焚书?是否造成“六经残缺”?坑儒是否是历史事实?秦朝对儒家是否采取截然排斥的态度?

主讲教师

张明东,国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商周史与商周考古。

华建光,国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张齐明,国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古代术数文化、天文历法等研究。

陈伟文,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学、四库提要研究。

吴洋,国学院副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曾任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先秦两汉文学、《诗经》学。

9月10日中午1:10-1:40,宣讲活动将在图书馆一层阶梯教室进行,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来现场与老师近距离交流互动!

更多精彩,更多干货,等你来!

助推教师成长,引领教育创新!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11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