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梧强化学科体系建设筑牢人

全国人大代表杨梧本报特派记者蒋文杰摄

  原标题:强化学科体系建设筑牢人才基础保障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

  知识产权在中国有多火,近日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发展,全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数量需求急剧增加,需要一大批精通法律、技术、管理、经济的复合型、实践型知识产权人才。目前,我国尚无知识产权独立学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养主要集中在法学和管理学科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并不完全匹配。”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日益突出,与产业、科技、贸易、金融、教育等多领域的交融也日益深刻,知识产权研究向着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这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和指导对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和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学科建设”“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教育”。年1月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要求,“加强知识产权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等学校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支持理工类高校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加强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学位教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知识产权学科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知识产权学科的早期研究任务在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所以目前的知识产权学科都建立在法学的基础上。而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越来越重要,为知识产权的研究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知识产权学科存在交叉性,知识产权的研究覆盖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同时,知识产权学科缺乏完善的基础理论,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杨梧建议,有关部门应考虑研究设立知识产权独立一级学科,下设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公共管理或者知识产权政策科学这些专业方向(二级学科)。同时,设置知识产权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本报特派记者王康)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崔静思赵世猛编辑:吕可珂高云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赞赏

长按







































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anweiweian.com/rddz/1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